2019-2020年沪教版化学九年《氧气的性质和用途》word同步教案一

2019-2020年沪教版化学九年《氧气的性质和用途》word同步教案一

ID:45128329

大小:50.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沪教版化学九年《氧气的性质和用途》word同步教案一_第1页
2019-2020年沪教版化学九年《氧气的性质和用途》word同步教案一_第2页
2019-2020年沪教版化学九年《氧气的性质和用途》word同步教案一_第3页
2019-2020年沪教版化学九年《氧气的性质和用途》word同步教案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沪教版化学九年《氧气的性质和用途》word同步教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沪教版化学九年《氧气的性质和用途》word同步教案一一、教材结构和内容简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性质活泼的氧气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选择氧气作为初中化学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端,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对氧气的知识已有初步接触,而且它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是自然界中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学习化学物质,从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氧气着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充分体现生活中的化学,进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也是通过实验来探究气体性质的开始,还是学习物质性质

2、和结构的起点,它为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事实材料,而且为以后学习别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合理的思维模式夯实了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一些主要用途;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认识氧化反应。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综合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3、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的方法。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及分析思维的能力,这些是化学继续学习的基本功。而且学好

3、氧气的性质又可以为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起指导作用。因此,“氧气的化学性质”是这节课的重点。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及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用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是这节课的难点。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概念、获取知识和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是采用学生实验探究和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法。在学习氧气物理性质时还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法。另外,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媒体,不仅增大了课堂容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实验中难以显现的情景

4、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达到最佳效果。三、学法指导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根据人的正常感官习惯,指导学生按颜色、气味、状态的顺序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相关资料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及密度等。对于氧气的化学性质,则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法,进行大胆的猜想、设计合理的实验、小组进行分工合作、细心地观察、认真地分析讨论之后,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这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程序。四、教学程序(一)复习巩固,讨论激趣,引入新课1、提问: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我们又是怎样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既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

5、又为下面学习氧气的性质做准备)2、讨论:你知道在空气中占了五分之一的氧气的哪些性质?用途?你又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同学们在热烈地讨论着他们觉得很“熟悉”的氧气的同时,我用多媒体展示火箭升空图,并说明火箭升空,氧气也是功臣之一。学生会觉得惊讶,也特别的兴奋,这尖端的高科技,居然也是从我们身边的物质开始,更增添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从而急于想知道氧气的更多的信息,由此引出课题。(二)自主学习,了解物理性质学生能否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关键是看学生是否以主体的状态出现在学习过程中,而学生能否以主体状态出现在学习中,又取决于他是否有迫切想解决

6、的问题。此时的学生有了以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要想知道氧气为什么有助于火箭升空,我们先从物理性质着手。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以及大屏幕上显示的信息(三种状态下的氧气的图片,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氧气也有液态和固态,并都是淡蓝色的,而且从中让他们感悟出“要说氧气是无色气体,必须强调ˋ在通常状况下ˊ这个条件。)完成此学习过程的目标——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并填写表格。学生填氧气的溶解性的时候,可能会填“不溶”或“可溶”,此时教师用两个事例说明并不是“不溶”或“可溶”,而是不易溶于水。此过程,学生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并不是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帮助

7、,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体现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三)实验探究,掌握化学性质1、学生分组完成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讨论和猜想:我们在坐的每位同学都点过蜡烛,看过木炭的燃烧。你们知道它们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吗?可能是什么状态的物质?你能想出办法证明生成物吗?(2)设计实验方案:对与化学初学者来说,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性质实验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此时利用多媒体逐层引导、提示,帮助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3)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注意:a、把木炭、蜡烛直接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