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风俗

清明节的风俗

ID:45128926

大小:1.95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0

清明节的风俗_第1页
清明节的风俗_第2页
清明节的风俗_第3页
清明节的风俗_第4页
清明节的风俗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明节的风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节日知识简介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

2、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节习俗】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蹴鞠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

3、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插柳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

4、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节食俗】每逢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我国北方地区,清明时节很多人要吃鸡蛋,寓意圆圆满满;在山东菏泽地区至今仍流传着清明节“碰鸡蛋”的传统习俗,孩子们用煮熟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算输。【清明节食俗】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清明节食俗】寒食节的发源地山西省则有吃“寒食”的习惯,要蒸“子推馍”、“子推燕”等,馍面中夹有核桃、

5、红枣、花生,称为“子福”,寓意祖宗保佑家族香火延传。【清明节食俗】南方地区主要是一些应时应景的时令食物。江浙、上海一带居民有吃青团、清明粑、吃藕的习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