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十一讲 种群学案 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十一讲 种群学案 苏教版必修3

ID:45128982

大小:1.23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十一讲 种群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十一讲 种群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十一讲 种群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十一讲 种群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十一讲 种群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十一讲 种群学案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十一讲种群学案苏教版必修3主要考点梳理四、种群数量变化3、用血球计数板进行酵母菌的计数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1)将酵母菌培养液摇匀。(2)将血球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用吸管吸取酵母菌悬液,滴一滴到血球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3)在显微镜下计数:◆按左上→右上→右下→左下→中间的顺序计数◆压线的: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酵母菌有粘连的,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芽体若超出胞体的1/2需作独立的个体◆每个样品计数3次,求平均。估算酵母菌数:金题精讲题一: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

2、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题二: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捕获该种群的最佳时期为t0~t1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题三: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

3、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题四: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题五: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生物。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生物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生物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___;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

4、2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__________。(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_____。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_。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个/mL。课后拓展练习题一: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

5、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题二: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题三: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6、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比较曲线b与曲线a,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题四: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cm2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题五: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

7、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题六: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下图1,a表示每3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1)曲线a表示种群呈“__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曲线b表示的增长为“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