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附加题综合练习卷2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附加题综合练习卷2 Word版含答案

ID:45131105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附加题综合练习卷2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附加题综合练习卷2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附加题综合练习卷2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附加题综合练习卷2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语文附加题综合练习卷2Word版含答案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2.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2分)3.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2分)

2、二、名著阅读题(15分)4.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宝玉的妹妹探春把大家邀约在一起,创建了“海棠诗社”,贾母的内侄孙女湘云首先做东,邀请家中的长辈和诗社的成员赏菊吃螃蟹,然后做菊花诗。黛玉作得最好,得到公认。B.贾宝玉把他的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伤害的女子身上。他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写渣滓浊物而已”这在那个时代却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C.史湘云要开社做东,王熙凤怕她花费太大引起大家抱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

3、寒的邢岫烟,甚至是人见人厌的赵姨娘,她都能予以关照。这有反映了凤姐泼辣、大胆背后的细心和体贴。D.“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句话出自《芙蓉女儿诔》,句中的“公子”“女儿”分别指贾宝玉和林黛玉。E.第二次葬花时,黛玉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被宝玉遇着,宝玉赶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沉痛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合第二十七回两次写到黛玉葬花,结合相关情节分析黛玉两次葬花的不同心境。(2)“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

4、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支曲子是大观园里众多女子悲剧命运的概括。其中“为官的”“富贵的”“有恩的”“无情的”“欠命的”“欠泪的”分别是指哪些女子?“为官的”,“富贵的”,“有恩的”“无情的”,“欠命的”,“欠泪的”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阴野黑陶暮色时分,我们走进了村庄。桥口石桥旁突然显现的这株数百年的老桂,令我肃然而惊。桂树的枝叶深绿、浓密,像古代遗存在此刻空间的一个漫漶不清的巨大墨字。墨迹斑斑,只在某些树枝空隙处,透漏过丝缕光亮。阴!野!山地

5、间聚结已久的阴郁与寂野之气,在这株有着怪异的勃勃生机的桂树身上,强烈散发开来。树的近侧,石木结构的昔年华屋已经颓败。村巷中随处可见房屋的残骸——那些已经裸露在天光中的粱、柱,以及近于腐朽的酥松砖块。整座村庄少有人迹,只偶尔有一二孩子鲜黄鲜红的身影,在满布苔痕的迷宫般的苍黑巷角处,一闪而过。树,我目睹到的,是它比建筑和村庄更为久远的生命力!深色的桂树恣意生长。在我的视听里,分明感觉到整座村庄的生命体液,正竭尽全力地输送于它,然后,化作了眼前墨迹般浓密、深绿的团团枝叶。一座接近死亡的村庄。一株恣意生长的树。我站着,近距离凝视它。

6、有着怪异的勃勃生机的这株阴野桂树,在废墟般的暮色村庄上,给了我,关于恐惧的提醒。6.文章为什么要写村庄里的孩子?(3分)7.作者为什么“分明感觉到整座村庄的生命体液,正竭尽全力地输送于它”?(5分)8.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恐惧的提醒”?(7分)高三语文附加题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一、1.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2.《文选》(或《昭明文选》)3.文章不群,大贤笃志。(前一点也可答“辞采精拔”,后一点也可答“与道污隆”。)【参考译文】有人责怪陶渊明的诗歌篇篇都

7、有酒字,在我看来,他的本意并不在酒,只是把自己的心迹寄托在酒上。他的文章卓而不群,文辞精美突出。(他的文章)像宽广的白色水波顺流而下,(气势磅礴)直冲云霄,扶摇直上。议论时事则有所指且可使人深思,谈论抱负则旷达而且率真。如果不是圣贤和专心一意之人,(那么),和“道”一起盛衰、兴亡,谁能像他这样呢?我非常喜欢他的诗文,爱不释手,又推崇思慕他的品德,遗憾自己没有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二、4.C、D【C.资助的应该是薛宝钗,不是王熙凤;D.不是林黛玉而是晴雯。】5.(1)第一次葬花发生在宝黛共读西厢的过程中,黛玉虽伤感于春光流逝,

8、但更多的是从《西厢记》中得到的启发,对爱情开始觉醒,并且听到宝玉的第一次表白,心中十分欣喜;第二次葬花时前一天黛玉去怡红院吃了闭门羹,又听到宝玉宝钗在里面说笑,于是产生误解,心中十分伤感。第二天葬花并作《葬花词》,感叹寄人篱下的身世和痛苦无望的爱情。完全沉浸在悲剧的气氛中,是宝黛爱情悲剧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