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 冲刺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冲刺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

ID:45145860

大小:3.00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冲刺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冲刺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冲刺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冲刺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冲刺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冲刺 第37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地理冲刺第37讲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鲁教版【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特征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貌呈北、东、西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状分布气候地区温度带≥10℃的积温作物南部暖温带3600℃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中部中温带1000~3600℃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北部寒温带1000℃春小麦、大豆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则主要分布在偏南的长白山地)其他广布冻土和沼泽探究点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

2、肥沃: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类型分布特征地位黑土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地生产力高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2.土地资源丰富:⑴耕地面积广大:①数量: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左右,人均耕地量全国最高,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②分布: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⑵宜农荒地多: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也有少量分布。⑶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3.土地开发——东北沼泽的保护和开发例1(xx年哈尔滨

3、市第九中学月考)读某区域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右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B地与D地的温差数值是℃。描述图中-18℃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C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分析该地区发展商品粮基地的优势。(3)最近全国查出大量的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但该地区的乳制品质量比较安全,分析该地区乳制品发展的优势条件。命题意图:本题以区域等温线图,考查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以此为背景考查商品粮基地及乳制品发展的优势。解析:(1)根据图例D地位于河流发源地,因此海拔较周围地区高,温度较周围地区低;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推D地的温度应为—22℃<T≤—20℃,因此B地与D地

4、的温差是6≤△T<8。—18℃向南(低纬)凸出,说明温度较同纬度温度低,由此可推是受山地地形影响。(2)C地区为松嫩平原,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在于地形、土壤、人均耕地面积及机械化等方面。(3)乳畜业的发展与饲料供应、市场有关。答案:(1)6℃(或大于6℃小于8℃按内部的点分析)向南(低纬)凸出,受山地地形影响(2)平原广阔;地广人少,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3)地广人少,草场面积大;靠近商品粮基地,饲料充足。探究点三农业生产和布局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条件及其建设成就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规律例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B地区和C地

5、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B地区C地区商品粮基地名称农业地域类型优势自然条件限制性自然条件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两大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及影响农业发展条件。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为江淮地区,C为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江淮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降水丰富,宜发展水稻种植业,但本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再加上地势低平等原因水旱灾害频繁。C地区河流冲积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答案:B地区C地区商品粮基地名称江淮地区三江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优势自然条件

6、热量丰富,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限制性自然条件水旱灾害频繁热量不足探究点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例3阅读图10,图中阴影区域表示三大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乙粮食作物是。为什么这里以种植这种粮食作物为主?(2)图中甲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A、C两省。但是,xx年国家从东北向南方大量调运甲粮食时,主要是从B省区调运,为什么?(3)三江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时应注意的环境问题?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东北地区三大粮食作物的分布、影响因素及农业区位的变化,并由此考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解析:甲乙丙分别代表水稻、小麦、玉米,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

7、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乙粮食作物分布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分析选择作物时应从生产期短的作物考虑,此外还要考虑水分条件等。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因此应从这两个方面分析第(2)题。三江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因此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湿地破坏和黑土流失问题,因此今后农业发展应注重解决这两个方面。答案:(1)小麦乙粮食种植区属于温带季风区,降水和积温(生长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