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地理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

ID:45147158

大小:133.8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地理 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地理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区位的概念。2.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能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图形,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结合具体事例,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利与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3.组织学生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目标1.认识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协调人地关系,注意保护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2.认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教

2、学重点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教学难点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教学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结合实际生活,了解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稳定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这些因素可以改造,向更有利于人地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2.具体分析一些事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通过多媒体手段做一些农业景观的课件,并收集新闻、图片资料,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业的

3、分类,了解到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政策等的差别,产生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情况,即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也即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的特点。那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的地区应该发展何种农业比较好,或者说才算合理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5.2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新课教学]一、区位的概念(板书)什么是“区位”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图5.4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分析其要素:在学生看完两幅图后,可提问学生以下问题:地区是否相同(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农业生产情况即种类是否一样,然后老师可作如下总结:对比课文两幅图形,我们可以知道:两种农业生产景观的地区不同,一

4、个是东北的三江平原,一个是青藏高原,两者的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结果导致两地的农业生产情况不同:一个是机械化种植业(种小麦),一个是高原放牧业(畜牧业),因此我们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即它们有不同的区位选择。所谓区位,即指以下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地点);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如农业生产的种类)。补充材料:区位理论,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一个概念,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关系的学说,是指导人类选择行为场所的理论。它的研究核心,是确定最有利的行为场所,寻求最低成本的经营生产区位,即产业的“合理布局”。区位理论产生于西

5、方资本主义时期。其根本目的是为资本家寻求投资最小、利润最高的投资场所,它的形成和变化受资本主义社会基本规律的支配。但是它所需求的产业上的技术合理性,对各种区位因子的分析、推理方法和科学手段的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产业布局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就需要我们吸收西方区位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合理布局各种产业,达到“投资小效益高”的目的。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板书)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一类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政策等。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归类分析,了解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之后,老

6、师概括。对于一个农业地域的区位因素进行评价,我们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进行。任何一个地域的农业生产都要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考虑到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地域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因为评价区位因素,确定发展方向、综合决策,只能利用其较有利的农业区位因素,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在影响农业生产的所有区位因素中,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其发展变化性最大,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念,看待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并根据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农业生产的发

7、展,及时做出相关的调整。(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静态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因素,其对农业生产影响如下表: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世界农业发达地区我国农业发达地区气候光热条件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产量关系密切光热与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光热与降水配合较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南部沿海地区,台湾岛、海南岛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mm,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地形平原——平原耕作业、地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