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5148776

大小:36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xx.10)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漠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浓厚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

2、反映的实质是宗法观念浓厚,强调尊宗敬祖,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个人观念淡漠,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男尊女卑思想严重,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儒家伦理道德强大,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影响2.下边漫画体现了诸侯对周天子哪项义务A.交纳贡赋B.随从作战,拱卫王室C.朝觐述职D.设置官职【答案】B【解析】【详解】诸侯对周天子负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烽火戏诸侯”反映的是诸侯对周天子的随从作战,拱卫王室的义务。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3、A、C、D项。3.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贵族生活腐化是奴隶社会的一般现象,政治黑暗并没有从材料中直接反映出来,排除D项;材料中规定的是棺椁礼制的等级序列,没有直接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排除AB两项

4、。故D答案选C,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社会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等级制度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在周王室中周王嫡长子、嫡长孙是大宗,在诸侯国中诸侯嫡长子、嫡长孙是大宗,在卿大夫封地

5、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是大宗,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在周王室中周王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是大宗,其他嫡子在周王室中相对于嫡长子即大宗来说,只能是小宗,①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①的A、B项和说法不全面的C项。5.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答案】B【解析】【详解】按照官职职权来看,太尉掌握军权,太尉一职虚设,则实际上皇帝

6、掌握军权,这样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故答案为B项。皇帝本来就掌握全国政务,与太尉虚设没有关系,排除A项;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6.始皇廿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兵不复起”主要是由于秦朝推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封建制D.皇帝制【答案】A【解析】【详解】联系史实可知,秦朝统一后鉴于分封制不利于巩固统治,转而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因此“兵不复起”主要是由于秦朝推行了郡县制。故答案为A项。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排除B项;封建制作为

7、一种社会制度,与“兵不复起”关系不大,排除C项;皇帝制与“兵不复起”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点睛】秦统一天下后,鉴于分封制的弊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郡县制下,郡县是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都由皇帝任命调遣,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7.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

8、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中问的是“本质问题”,应该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角度回答。题干材料反映了相权过重威胁皇权,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均不是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