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3 种群和群落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3 种群和群落

ID:45156063

大小:32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3 种群和群落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3 种群和群落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3 种群和群落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3 种群和群落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3 种群和群落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13 种群和群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13种群和群落一、单项选择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xx·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解题指导】本题涉及的重要知识点:(1)种群的概念(一定自然区域、同种生物、所有个体)。(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

2、动范围大的动物)。(3)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稳态是相对的)。(4)群落的水平结构(多种因素造成的水平方向上生物的镶嵌分布)。【解析】选C。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种群,故A选项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故B选项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中,故C选项错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

3、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2.(xx·江苏高考)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长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体积为0.1mm3,故A项错误,B项正确。

4、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要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边缘滴加样液,故C项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细胞,故D项错误。【加固训练】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

5、养温度最适宜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解析】选C。据图分析,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很可能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A项正确;据题干分析,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项正确;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B组的培养温度可能最适宜,C项错误;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是最少的,D项正确。3.一块农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②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

6、森林③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农田④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⑤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A.①④⑤         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解析】选B。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但最终是否能演替成为森林,还要看环境条件,故①错误,②正确;原农田物种比较单一,弃耕后,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故③正确;一般地,生物群落动植物在垂直结构上都有分层现象,故④错误,⑤正确。4.(xx·新课标全国卷Ⅰ)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

7、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解题指导】题干中的有效信息:(1)病毒V是植物病毒,它寄生在水稻细胞内。(2)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将病毒V传播给其他水稻。(3)青蛙捕食稻飞虱。【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A项中,稻田中青蛙数量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正确。B项中,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之间不是竞

8、争关系,错误。C、D项中,病毒V与青蛙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均错误。5.(xx·烟台一模)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某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