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新诗艾青》PPT课件

《代新诗艾青》PPT课件

ID:45157627

大小:229.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1-10

《代新诗艾青》PPT课件_第1页
《代新诗艾青》PPT课件_第2页
《代新诗艾青》PPT课件_第3页
《代新诗艾青》PPT课件_第4页
《代新诗艾青》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代新诗艾青》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九章40年代新诗艾青学习重点:1、艾青诗歌中的主体意象;2、艾青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第十九章艾青第一节艾青的创作历程及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第二节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第三节艾青诗歌的主导性精神意识第四节艾青的诗美第一节艾青的创作历程及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艾青简介及著作目录艾青(1910.3.27—1996年)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

2、刊。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O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散文集和译诗集等,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戴望舒等人之后又一位推

3、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2006年5月10日,“人民的诗人——艾青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在国务院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隆重举行。第二节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一、雪与雾二、土地和旷野三、黎明和太阳四、生与死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最高审美追求,在诗歌创作中,艾青主张将诗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在艾青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活跃在诗人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象。第二节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艾青借用这些意象深入表现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体现自己丰富深厚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把艾青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主体意象大致分为四组:第二节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1、雪与雾这组意象是作为黑暗社会与险恶环境的象

4、征物出现在艾青的作品中。雪,寒气逼人;雾,压抑窒息。在反映旧中国内有黑暗势力的压迫,外有强敌的入侵的水深火热的作品中,这一意象体现得特别明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愿春天早点来》、《秋》、《旷野》和《雾》等作品,以雪境、雾境喻人境,富有诗意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第二节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2、土地和旷野 艾青的许多诗是以土地、乡村、旷野、道路和河流为中心意象或者贯穿着土地、乡村、旷野、道路和河流意象,这组意象有多层含义。首先,这组意象饱含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及其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献给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民的赞歌。其次,这组意象还饱含

5、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第二节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在《旷野》中又写道:“我始终是旷野的儿子”。把这种刻骨铭心的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最动人的则是《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即使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再次,这组意象还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

6、这土地爱得深沉……第二节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3、黎明和太阳 在黑暗的现实中艾青始终坚信苦难是暂时的,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最多的意象便是黎明和太阳,他始终如一地热情讴歌太阳、朝霞、黎明、曙光、春天、火把、火焰、生命、红旗与胜利。这组意象有多层含义。太阳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7、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首先,寄托着诗人对光明、理想热切追求的信念:“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太阳》)。这种信念,既是诗人人生旅途的出发点,又是诗人人生旅途的归宿。其次,饱含着诗人对革命者英勇战斗精神的无比崇敬之情。在《向太阳》中,我们看到了“在太阳下”真心实意为抗战献身的人们:“一个伤兵”尽管支撑拐杖走着,他在“太阳下的真实的姿态”,确实要“比拿破仑的铜像更漂亮”。第二节艾青诗歌的主体意象再次,它是中国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