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 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 济南版

ID:45158981

大小:1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 济南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 济南版_第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 济南版_第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 济南版_第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 济南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 济南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3.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1济南版 单位学科生物设计人时间课题物质运输的途径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册的重点内容,因为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养料、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的排出,是通过物质运输来实现的,要彻底弄清《人的生活需要营养》和《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相关知识以及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都要以本节为基础,所以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血液循环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血液非常熟悉,可是在人体内流动经过怎样的路线?发生怎样的变化?又很抽象的的,因此,学生对

2、本节内容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相关动物血液循环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了物质运输是人和高等动物的重要生命特征,为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思维活跃的特征,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细心研究学生可得学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如何思考。 教1、知识目标学目标(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识别血液循环模式图。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情况,(2)通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2)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教学难点血液

3、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血液循环的资料。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设计课件,展示血液循环图;动态的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及物质交换过程。学法指导1、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部分动画,配以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利用学生视觉、听觉等认知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让学生学会如何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3、采用启发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问:“同学们知道《射雕英雄传》中欧阳峰的武功怎么练成的吗?”学生可能回答:“

4、经过训练,他的血液会倒流,他的武功功力大增强。”教师设疑:同学们,你们认为血液会倒流吗?(说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相关爱好创设情境。学生有他们自己的视听爱好,如大部分学生爱看武侠影视剧,据此创设该情境)创设情境2:教师设疑:假如左心室中的一滴血会通过哪些结构再流回左心室的呢?然后用课件展示一滴血(用红色标注)在循环系统循环流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多看几遍)。(说明: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运用图片、音乐或影像来创设一些情景。而flash课件更具体、直观、更形象,学生们一看到图片,很容易进入要学习的内容情景之中;动画,更是可以引发学生进行

5、思考、想象,以及对课堂内容的投入。血液循环的路线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本节的难点,利用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过程能更好突破难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如:血液是如何流动的?血液流经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与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相比,血液成分变化相同吗?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问题:①当血液流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成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②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其血液成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探讨:学生发表意见,明确由于心脏和血管内有瓣膜,血液在血管和心脏内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不能倒流。引出课题和血液循环的概念。(该部分对

6、应情境1)    讨论、思考并在练习本上标出心脏和血管结构名称,并用箭头标出血液循环的大致途径,学生依据刚才的观察基本上能标出血液循环方向和书写出大致途径(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并找出不足。回答并理解循环的规律。(该部分对应情境2)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该部分对应情境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该部分对应情境2)     ③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吗? 创设情境3:角色扮演创设情境。1、让学生分别扮演左心室、右心室、主动脉……等等,以接龙的形式说出血液循环的路径。2、其他学生把左心

7、室、右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等位置容易弄混错误的地方进行指点。加上上一个环节的训练学生能较好的掌握相关内容。3、先组体循环,再组肺循环最后让这些同学手拉手组成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说明:这样学生掌握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了解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特点。结合上一章学习的体内的两次气体交换用图解及其颜色的变化进行讲解。)创设情境4:利用生活体验创设情境。教师设疑:剧烈运动突然停下来会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现象,原因是什么呢?(说明;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长跑,让学生说亲身感受,把本节课带入生活)教师要归纳总结。归纳规律:通过一个动画

8、小故事思考两条路线的共同规律。心室到动脉到动脉到毛细血管到静脉到心房 学以致用:1.你来当老师:感冒时,静脉输液治疗咽炎药物到达发病部位的途径?2.能力提升  角色扮演 合作讨论,举手回答,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