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分析工具》PPT课件

《伦理分析工具》PPT课件

ID:45171448

大小:585.0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9-11-10

《伦理分析工具》PPT课件_第1页
《伦理分析工具》PPT课件_第2页
《伦理分析工具》PPT课件_第3页
《伦理分析工具》PPT课件_第4页
《伦理分析工具》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伦理分析工具》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经济伦理学的道德理论基础本章内容目的论-边沁等的功利论道义论-罗尔斯的正义论美德论-麦金泰尔的美德论(略)第一节目的论现代规范伦理学两种途径(两种理论):目的论和义务论目的论:用行为的结果判定其道德上的正确性。目的论伦理学有两种: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1.1利己主义评价原则:行为产生出或者会产生出行为者的最大幸福或者利益,是该行为道德正确的唯一标准。解释:这里的“己”,可以指个人自身,也可以指一个团体。利己行为不必然地损害别人,损人、利人都有可能。“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杨子(杨朱)利己主义的两个分支:短视的利己主义开明的利己主义区别在于评价标准是自己的短期、直接利益,还是长期利益。前者,一点亏都不吃;后者,奉行“吃小亏,占大便宜”。评价:优点:标准容易确认,自己的利益自己最清楚;局限:1.不能为利益有冲突的社会提供解决手段。2.逻辑上不一贯,难以劝诫;3.对助人性职业的从业者而言,不能提供适当的伦理基础。4.有哲学家认为,任何利己主义都不是真正的道德体系。站在利己主义者的角度,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呢?1.2功利主义评价原则:一个行为产生出或者会产生出全体利益相关

3、者的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该行为是道德上正确的。解释:“幸福”包括生理和精神两个方面;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全体利益相关者每个人幸福的简单加总,是可以分割的。不同于,集体主义的幸福,这个幸福是不可分割的。功利主义不同于利他主义,利他行为对利他主义是目的,对功利主义,只是达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手段”优点:1.合乎一般具有健全理智的人思路。2、相对利己主义是个进步,因为他努力考虑到任何道德行为的一切相关者。有利于解决社会冲突。缺点1.未能说明如何理解、计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2、赖以

4、评判的行为结果难以预料;3、预料到的结果,难以精确评估。由于每个人的效用函数不同,幸福程度难以找到普适的衡量尺度。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还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以及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边沁的伟大梦想就是:建立一种完善、全面的法律体系。澄清英国法中“普遍性的不准确与紊乱之处”。在他眼中,

5、当时的法律逻辑虚构,不过是神话而已,必须借助彻底的法律改革,才能建设真正理性的法律秩序。但边沁不仅仅提议了很多法律和社会改革,更阐明了这些法律所基于的潜在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就是“功利主义”,任何法律的功利,都应由其促进相关者的愉快、善与幸福的程度来衡量的。在边沁的一生之中,他曾先后提出或支持过以下的观点:(1)个人以及经济的自由,(2)国教分离,(3)言论自由,(4)女性的平等权利,(5)废除奴隶制和体罚(包括儿童),(6)离婚权,(7)自由贸易(8)高利贷,(9)同性恋的合法化。边沁的主

6、要观点功利主义伦理观------最大的幸福原则基于唯乐主义的功利原则的价值判断为基石,边沁认为:快乐就是好的,痛苦就是坏的,因为人的行为都趋利避害。所以任何正确的行动和政治方针都必须做到产生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并且将痛苦缩减到最少,甚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这就是著名的“最大的幸福原则”。当他知道死亡已近时,他对守候的一位友人说:“我感到我快要死了,我们要注意的是必须减少痛苦到最小限度。不要让任何仆人到房间里来,要让所有的青年人都走开。他们看到这种情景是很难受的;他们在这里也无济于

7、事。我当然不能单独地留在这里,你得留下来看着我,而且只要你一个人看着我。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痛苦尽可能减少到最小限度。”1.3中国思想史中的功利主义墨子(约公元前479-前381)(详)李觏(北宋)王安石(北宋)陈亮(南宋)叶适(南宋)颜元(清,1635年-1704年)孔子和墨子为了衡量“兼”与“别”以及各项原则和行为孰是孰非,墨子提出了衡量是非的“三表”,即三项准则:第一、是否与古代圣王的事业一致;第二、是否能够被百姓耳闻目睹,加以验证;第三/由政府付诸实施,看是否对国家、百姓有利。三表之中,衡

8、量价值的标准是对国家和百姓有利。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注释:墨子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的功利主义伦理观李靚:北宋著名思想家“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为王安石变法做理论准备。凡是合乎仁义的,都是对国家有利的。南宋陈亮:“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事情有了好的结果,就是合乎伦理道德的。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