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

ID:45179988

大小:7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II)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B.词的下片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C.词的最后虽以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D.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

2、了词人迎着风浪阔步前进的革命豪情和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形象、技巧以及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这是针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设题,考生要回顾词的内容,分析四个选项,最后做出辨析。本题中,D项,“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错误,从词中来看,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故选D项。【点睛】本题属于综

3、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

4、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A.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D.鲜花——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这就要求考生圈出诗歌中的意象,结合语境分析意象的内涵,然后做出辨析。本题中,D项,“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

5、美好的归宿”错误,从诗中来看,“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的鲜花”指“我的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指果实被窃取或情感的失落。故选D项。3.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前三节,一唱三叹,“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B.诗的最后一节,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C.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D.诗写于19

6、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技巧、形象以及情感态度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这就要求考生分析四个选项,明确每个选项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本题中,B项,“诗的最后一节,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错误,从诗中来看,诗的最后一节应是热情的呼告,满怀激情地鼓舞。故选B项。【点

7、睛】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的伟人和精英都对扑克情有独钟,从政客到将

8、军再到产业大亨,概莫能外。B.中央电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