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

ID:45202462

大小:188.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II)一、选择题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汉

2、武帝时期划全国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 征收地方赋税      B. 管理地方行政      C. 监察地方政治      D. 掌管地方军事3、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据此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A. 促进地方自主性           B. 提升地方行政效率C. 加强中央对地

3、方的控制力      D. 提高中央财政收入4、唐杜荀鹤《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据此判断,当时寒族子弟入仕主要通过A. 地方官员推荐        B. 参加科举考试        C. 皇帝破格征召        D. 家族的名望地位5、下面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6、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据此推断该机关是A. 唐朝尚书省      B.

4、 元朝中书省C. 明朝内阁       D. 清朝军机处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造成的最大影响是A. 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 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 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 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8、“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颁布了A. 自然法        B. 习惯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9、以下序列中

5、,反映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的一组是A.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B.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10、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6、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近代中国人慨叹:“泰曲公法,于平等之国开设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 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 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 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己不完整A. 林则徐应为战争失败负最主要责任       B. 这是清王朝长期以来闭目塞听的表现C. 中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是失败的根本原因D. 英军的真正

7、目的是武力威慑清政府13、“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4、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        B. 辛亥革命   

8、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15、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B. 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C. 新文化、北洋军阀、五四运动、学生   D. 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6、1927年7月24日,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