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下册复习提纲》PPT课件

《历史下册复习提纲》PPT课件

ID:45236115

大小:349.3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11

《历史下册复习提纲》PPT课件_第1页
《历史下册复习提纲》PPT课件_第2页
《历史下册复习提纲》PPT课件_第3页
《历史下册复习提纲》PPT课件_第4页
《历史下册复习提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下册复习提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新中国的名称:(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北京二、开国大典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1、时间: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2、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升起,门礼炮齐鸣响;举行盛大的和。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阅兵式五星红旗28群众游行周恩来54(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半殖民地半

3、封建三、解放大陆1951年同西藏签定和平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时间:文件:1950--1952年底《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2、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4、土地改革作用(意义):彻底废除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制度,消灭了阶级;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封建土地地主农民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4、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二、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用于处理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等之间的国际关系问题)(1)提出:1953年12月中印谈判;(2)倡导:中、印、缅(3)内容: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出席提出“”方针,(主要是处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求同存异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一、内政: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5、法。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周总理第4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重工业1953--1957年;(4)一五计划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

6、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手工业者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

7、私合营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二、重大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1958年中共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主要标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掀起全民的群众运动。(2)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了,要跑步进入。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盲目求快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共产主义一

8、大二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确定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1952年,《中华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