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

ID:45240084

大小:98.8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前段时间,广西南宁一名青年失恋后录制了一段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却因口音之故,听起来像“蓝瘦”“香菇”。结果,这两个“新词”一夜爆红,在很多新媒体上刷了屏。两个一时之间的热词,折射出网络对语言的冲击。应该说,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0多

2、年,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的这几年,可能是汉语变化最为集中、最为巨大的时段。很多发端于网络的词语,展示出汉语的不同可能性,也赋予了这种古老的语言以现代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就曾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络语汇,《现代汉语词典》等规范性辞书也根据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增补、修订。语言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时时处处,总有新的语汇和表达汇入,这保持了它旺盛的活力,赋予它对时代的刻画能力。正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新词,大多数时候可以秉持乐观、宽容的态度。毕竟,新语汇的形成,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才能出现“信达雅”的新概念。新词汇、新表达

3、能否留存下来,时间会给出客观的回答。君不见,曾经的网络热词,很多早已消失在了词语的密林之中。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对于“野蛮生长”的网络热词,可以一意纵容、曲意逢迎,乃至培土追肥,助力稗草疯长。“蓝瘦”“香菇”,毕竟只是无伤大雅的戏谑,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词汇,却起源低俗、意义恶俗、表达粗俗,如把国骂“翻译”成谐音的文字之类,已经可说是“网络脏话”了。对于这类新词、热词,或许就不能听之任之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有着一定语言“选择权”“定义权”的社会成员,却未做此想。比如,“蓝瘦”“香菇”一出现,众多品牌借势营销,少数媒体也大做文章

4、,甚至有企业迅速抢注了这四个字的商标。还有很多词义不佳、不雅的新词,在公众人物、公共空间和不少媒体的不断提及、反复使用中,反而长盛不衰。忧心于此,绝非是有语言洁癖。那种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时尚”,那种传播奇词怪语乃至低俗语汇的“风潮”,一方面可能影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与纯洁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对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中华文明能成为人类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汉语汉字功莫大焉。使用规范汉语,是传承文化、延续传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文化、弘扬传统的前提条件。当此之时,应加快制定相关法规,建立起“话语约束”的有效机制,确保在国家机关、学

5、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重要领域,正确、规范、有序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正是汉语在我们时代能够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对新语汇、新表达,既能拥抱也有选择,既要宽容也不纵容。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取舍之间,把握坚守与改变的平衡,让语言的大河既澄澈明净,更奔涌向前。(摘编自《人民日报》xx11月17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蓝瘦”“香菇”是“难受”“想哭”的谐音,这两个“新词”诙谐有趣并被传播,一夜爆红新媒体,折射了网络对语言的冲击。B.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热词展示了汉语的

6、不同可能性,也给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导致了汉语的巨大变化。C.《现代汉语词典》等规范性辞书的不断增补、修订,说明语言是发展的。正是语言的不断发展,才保证了语言的活力。D.网络新词纷繁复杂,新词汇的形成,需要沉淀和研磨,不是所有的新词都能留存下来,很多曾经的热词早已消失。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蓝瘦”“香菇”一夜爆红,很快就有企业抢注了这四个字的商标,这种抢注行为是对低俗词汇的纵容、逢迎。B.网络也不是一方净土,网络上充斥着起源低俗、意义恶俗、表达粗俗的“脏话”,如将“他妈的”变成“tmd”。C.在利

7、益的驱动下,有些社会成员对于一些网络低俗词汇不加选择,听之任之,甚至还有人助力“稗草”的疯长。D.一些本应快速消失的低俗词汇被公众人物、公共空间和不少媒体的不断提及、反复使用中,反而长盛不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规范使用汉语的“风尚”或传播怪俗词语的“风潮”,可能会对汉语的规范性与纯洁性产生不良影响,也可能对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B.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汉语汉字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作用巨大。规范使用汉语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内容。C.使用规范汉语是创新文化、弘扬传统的前提条

8、件,制定法规,正确、规范、有序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汉语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D.汉语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对新汇入的词语和表达,在宽容的同时而不纵容,取舍时把握平衡,这样能让语言的河流保持清澈明净。(二)实用类文本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