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选讲》PPT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PPT课件

ID:45241576

大小:262.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11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PPT课件_第1页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PPT课件_第2页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PPT课件_第3页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PPT课件_第4页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文化常识选讲蚌埠三中邵波【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

2、后面加一个字,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如《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古代授官称谓 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

3、辟:招聘授官。选:量才授官。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举:选拔。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简:任命。补:任命补缺,多指照例补缺。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领:常指兼任。摄:兼理,尤指暂时兼任。守:兼理,指比本职高的兼职。行:兼管,指比本职低的兼职。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知:同“判”权:暂代官职。假:同“摄”。署:代理无本官的职位,也称“署理”。护:上级官员离职,由次一级官员守护印信代行职权。【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

4、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

5、“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6、。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

7、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

8、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