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 中图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 中图版必修1

ID:45248918

大小:682.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2 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2.2水的运动同步训练(3)中图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并回答1~2题。1.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A.平原           B.高原C.盆地           D.山地2.图中所示水系分布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A.海陆间循环        B.内陆循环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解析】 从该图的水系形状可以看出,这儿为向心状水系,因此它多分布在盆地地区。这种水系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因此从水循环角度看,它多属于内陆循环。【答案】 1.C         2.B下

2、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并完成3~4题。3.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减缓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解析】 题中左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能够缓解城市的缺水状况。这种模式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涝灾不多见。缺水地区谈不上水生态。【答案】 B4.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在

3、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下渗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径流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发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腾【解析】 右图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下渗。【答案】 A读下图,完成5~6题。5.若上图表示某一尺度的水循环示意图,则该尺度的水循环类型是(  )A.陆地内循环        B.海陆间大循环C.海上内循环        D.海—气间的水循环6.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提供水汽最多的海域在(  )A.低纬           B.中纬C.高纬           D.全球海域没有差别【解析】 图

4、中显示的是海洋表面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低纬海域蒸发量大,为大气提供水汽多。【答案】 5.C 6.A近年来大西洋上生成的飓风频繁袭击美国。下图为某科研机构为研究大西洋上的飓风而绘制的大西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由海洋输往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m2)。读图回答7~8题。7.图中A海区的值可能是(  )A.230            B.180C.110            D.908.导致上题所示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地热           B.洋流C.太阳辐射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 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判断A处的数值

5、大于100而小于125。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流经A海区,暖流具有增温作用,故A海区输出的热量相对较多。【答案】 7.C      8.B(xx年济宁质检)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10.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地下水补给湖水     B.跨流域调水C.水库D.

6、海陆间大循环【解析】 受库区的调节作用,冬季库区处气温比周围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库区处气温比周围低,气流下沉,降水比周围要减少。故C说法错误。海水淡化工厂补充了陆地上淡水资源的不足,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答案】 9.C 10.D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11~13题。1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1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

7、资源的补给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1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解析】 地球表面任何一地,低空气压总比对应的高空气压高。相对G处F处为高空,所以B选项正确。低空气温一般情况下比对应的高空气温高,A选项错误;图示大气环流模式没特指三圈环流(低、中、高纬环流模式)中的哪一个环流圈,所以不能确定气流②的运动方向,C选项有误;E处应在对流层范围之内,

8、其最大高度不应超过赤道地区对流层的厚度(17~18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