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

ID:45260920

大小:16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1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这主要反映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代的盟誓发生在政治生活的多个方面,而且有盟书有仪式约束。因此说明春秋时期政治生活的信任出现危机,原有的宗法分封制度已经不

2、能有效约束。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分封制的仪式变化,因此A项错误;盟誓并不意味着争霸战争的减少,因此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应该是;礼乐制度与等级秩序的失效,周王都需要与诸侯盟誓。因此C项错误。2.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汉帝太尉在任时间任前职位去职原因备注高祖卢绾公元前205〜前202年列侯迁燕王髙祖世交周勃公元前196〜前196年列侯罢省惠帝周勃公元前184〜前179年列侯迁丞相高祖遗命文帝灌婴公元前179〜前177年将军迁丞相景帝周亚夫公元前154〜前150年中尉迁丞相A.国家政局稳定己不需要设置太尉B.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D.当时各地封

3、国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太尉职位时而设置,时而废止,且任职官员在位时间较短来看,汉朝是通过对掌握军权的太尉职位的频繁变动来加强皇帝权力。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3.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亊,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材料中,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直属六部,这样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对地方控制过死,而巡抚的出现则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不必

4、事事经过六部,能够提高地方效率,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增设巡抚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增加地方权力;C选项错误,六部原有的权力并没有减少;D选项错误,根本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对立问题。4.罗马早期家庭中“父对其子有生死之权”,共和国时期试图限制“家长权”的滥用;帝国时代进一步限制“家长权”,“父权”逐渐让位于“公共权力”。这表明罗马法A.由家族本位向个人本位观转变B.包含的传统落后习俗难以消除C.以宗法制度来维系国家的政治D.以完备的监护制度来保障私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限制家长权,让位于“公共权力”体现出罗马法的演变中逐渐确立法制权威,注重对个体的尊重

5、。因此A项正确。限制父权并不是落后习俗,因此B项错误;材料在限制父权,宗法制度无从说起。因此C项错误。并没有提到监护制度,所以D项错误。5.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A.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B.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C.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D.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876年的法国总统。可知此题主要考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宪法被称为“一票共和”,体现

6、了共和派与保皇党人之间的妥协。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法国从1789年大革命到1875年最终确立共和体制,共和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A、B、D三项都没有体现法国政体的特征,错误。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这表明该宪法A.赋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B.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保留传统军国主义色彩D.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普鲁士、巴伐利

7、亚等邦国各有不同的席位,这是由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这个现实国情所决定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赋予帝国联邦主义色彩而非邦联主义色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浓厚的联邦主义色彩而非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军国主义色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