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 单元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 单元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ID:45274946

大小:191.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 单元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 单元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 单元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 单元总结》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总结》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结构单元探究1.物理学发展与三次技术革命有什么关系?人类近代以来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起关键作用都是物理学的创新成果。第一次技术革命,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是牛顿力学和热学发展的结果。第二次技术革命,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实现。这是电磁现象研究和经典电磁场理论的重大突破的成果。第三次技术革命,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如核能源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它们仍然离不开20世纪物理学发展所奠定的基础。2.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技产生、发展有什么关系?近代思想解放是近代科技产生、发展

2、的条件。之后,二者相互促进、推动。文艺复兴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潮流,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化了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为近代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近代科技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物质基础,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思想解放,使人类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推动了哲学发展,而哲学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人类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3.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阶段原因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阶段(15~16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

3、物质基础;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为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天文学领域的革命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阶段原因标志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磁学的新成就、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等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的发明与应用、门捷列夫元

4、素周期表的制定,特别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更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热点关注1.工业革命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都是有代价的。工业革命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动力机械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英国的机器制成品摧毁了印度的手纺车和手织机,破坏了殖民地的城乡工场手工业,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技术在印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毁了,使殖民地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把大机器的油、烟和噪音带到了农村,把大批农民和手工业劳动者抛到了街头,使城市拥挤,流民四起。另一方面,在发展中要注意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爱护地

5、球和自然资源。因为地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2.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战略。“知识经济”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作用和影响下,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它指以现代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措施,又是回应世界“知识经济”时代潮流的最强音。3.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和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在康乾年间,由于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对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极力排斥,没有抓住机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

6、国面对列强入侵,清政府内外交困,于是对科技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术,很快失败。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中国处在战争时期,缺乏发展科技的和平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科技没能快速地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终于赶上了末班车。纵观历史,科技带来了生产力飞跃和社会的狂飙式进步,谁抓住机遇,谁就强大。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科技是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