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6】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

【20110316】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

ID:45275648

大小:1.99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1-11

【20110316】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_第1页
【20110316】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_第2页
【20110316】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_第3页
【20110316】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_第4页
【20110316】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0316】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讲货币和价值规律货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三、货币形式的发展四、货币流通规律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第一阶段: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第二阶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第三阶段:一般价值形式第四阶段:货币形式扩大价值形式概念某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的价值形式等式1把斧子80斤粮食1只绵羊=60尺布5张兽皮一定量的其他商品一般价值形式概念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某种特殊的商品上等式2把斧子80斤粮食60尺布=1只绵羊0·1克金子一定量的其他商品货币形式概念某种商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固定地

2、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等式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1把斧子80斤粮食60尺布=1克黄金0·1克金子一定量的其他商品货币产生的根源及发展历史:“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二、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货币职能的关系价值尺度观念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使商品在量上可以比较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涵义作用流通手段涵义: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特点:现实货币。贮藏手段涵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作用:自发调节货币流

3、通量的作用,使之与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具有蓄水池的作用,不会发生上货币过多是现象支付手段1、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蕴藏危机的可能。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的职能;涵义产生的前提商业信用作用和后果世界货币涵义: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职能:价值尺度、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平衡贸易差额、财富转移。五种职能的关系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派生职能三、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阶段:米、布、木材,较长时期存在的是贝金属货币阶段:中国:贵金属贝,布币,刀币,

4、五铢钱,通宝,金银元代用货币阶段:中国:交子会子宝钞信用货币阶段:电子货币:是用电子化、数字化交易替代商品交换中的物,是在许多个人和组织间交付和传递而保持其价值不变的一种通货。金本位制度崩溃,信用货币的产生针首刀直 径描  述特  征周  公元前1066-前221年正  面斜肩弧足空首布描  述正  面反  面直 径特  征周    公元前1066-前221年卢 氏五铢钱北宋通宝天平天国通宝北宋交子或钱引北宋的交子会子咸丰钞票(银票)电子货币优点:1、体积小:电子货币就是存在信用卡大小的塑料智能卡中的加了密的数据,而这种智能卡又可以放到手

5、掌大小的电子钱包中。2、方便:你甚至可以在家里“下载”属于你的电子现金,把它暂时存在硬盘中。你可以通过电话使用这些智能卡,直接通过电话支付。你可以随时用你的电子钱包检查商店是否从你手中取走了你应该支付的钱数。现金将退化为一个“数字”,一个你可能永远也不会见到的加了密的数字化信息。3、位流:已经是数字化的了。在几乎所有这样的交易中,已经不存在"物理的"货币交换了。你大概永远不会看到,由北京建行拆借给工商行的1000万人民币被汽车载着穿过长安街,以完成这样一笔交易。事实上,这些交易都已经通过"位流"以电子方式完成了。4、节约:在美国,每年就需要

6、花费600亿美元运输、保存和处理现金货币,电子货币缺陷:易受攻击的电子货币体系将导致可怕的经济大混乱!让我们抖胆想象一下吧:网络黑客们利用他们长时间在Internet练就的攻击本领,哄骗了电子货币系统,从而建立了一个“桌面造币厂”!其结果是产生大量的恶意位流――伪造的电子现金将象洪水一样冲垮世界金融体系,产生了全球性的极度通货膨胀――结局。二、货币流通规律概念: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Q2、商品的价格水平P3、货币流通速度V公式:PQM=—————V因素决定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

7、流通次数关系:1、M与PQ成正比2、M与V成反比三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和紧缩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即物价出现负增长。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化而来的,它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特点:没有价值,国家强力支持,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纸币流通导致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有关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一些资料1935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

8、伪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一九三六年又增加了伪中国农民银行。从1942年7月1日起,法币的发行权统一于伪中央银行);并宣布所有白银和银元的持有人,应即将其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