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

ID:45278638

大小:10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试题(含解析)1.xx中国百家姓排名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姓氏作为血缘河流的主要标志,朔流而上,往往可以追寻到自己的根祖,追访到自己的故乡。回顾历史,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C.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D.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答案】D【解析】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而姓氏不分则是由于春秋至秦朝贵族政治的逐渐没

2、落而造成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春秋至秦朝社会平等意识尚未形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民族地域界限被打破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观念一直存在并未消亡,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钱穆先生说:“秦代之中央政府,较之西周武王成王时,其统一性,已远为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A.实行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D.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更号曰“皇帝”【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秦代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历史的进步,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代实行的是郡

3、县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等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央政府的形成而非皇帝称号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由此可见,中朝A.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位高权重B.在宫廷内事先决策,削弱相权C.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答案】B【解析】

4、“内朝预闻政事”等字眼意在强调在宫廷内是有事先决策的,并且削弱了相权,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朝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朝并未取代丞相的权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中朝是有名也有实,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4.汉朝初期,察举只有贤良和孝廉两科;汉武帝时,增加了儒学、明法(即明习、通晓法令)以及德行、学术等科,这一做法的主要影响是A.规范了选拔的方式B.改变了选拔的范围C.修改了选拔的标准D.提高了选拔的标准【答案】C【解析】增加了儒学、明法等学科是在修改选拔的标准,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拔的方式未

5、改变仍然是察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选拔范围改变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了选拔的标准而非提高了选拔的标准,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5.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法律体系C.推行科举制度D.实行三省六部制【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实行三省六部制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解决了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

6、衡的问题,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废分封,置郡县是秦朝的措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法律体系和科举制度的问题,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三省六部制很好的解决了“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6.范镇上奏曰:“……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而欲阴阳和,风雨时,家给人足,天下安治,不可得也。”范镇揭示了A.秦朝丞相制度的弊端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权的优点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好处D

7、.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答案】D【解析】“各不相知”等字眼强调了北宋中央分权制度的弊端是非常大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秦朝的丞相制度和唐朝三省六部制,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材料的主旨——北宋的分权带来的一些列问题。7.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

8、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答案】A【解析】“中央”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