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I)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I)

ID:45279536

大小:265.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I)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井田制【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相关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此时没有形成固定的王位继承原则。选项中只有B涉及到了继承原则,它强调嫡长子继承制,以此来巩固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A、C、D与王位继承无关,故本题选

2、B。2.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加强B.中央官制简化C.君主专制强化D.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4反映的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图5反映的是明朝“废丞相权分六”,这反映的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中央官制的简化是本题反映的现象,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行政效率的提高,是结果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3.历史是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中发展的,又与一定的政治关系相联系,请结合下图,判断下列选项中依次符合图中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

3、鸦片战争《辛丑条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依据材料“英军入侵”、“城下之盟”、“香港回归”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军入侵”指的是鸦片战争,与“城下之盟”、“香港回归”有关的是在南京签订的割占中国香港岛的《南京条约》,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为英法联军入侵,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不是英军入侵和《辛丑条约》,与材料内容不符;C选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与“英军入侵”、“香港回归”等材料信息无关

4、;D选项错误,甲午战争是日本侵华不是英国侵华,《马关条约》也与“香港回归”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4.中国近代史上,爱国军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下列人物组合与方框中材料描述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他率领“致远”舰英勇抗敌,壮烈牺牲。乙?他指挥中国军队,在枣宜堵截日军,英勇殉国,被称为军人的楷模。丙?他在台湾率领抗日义军,振臂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撼!”A.林永升、张自忠、邓世昌B.邓世昌、张自忠、徐骧、C.邓世昌、吉鸿昌、刘永福D.徐骧、邓世昌、林永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

5、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敌,壮烈牺牲的是邓世昌。枣宜会战中,指挥中国军队,在枣宜堵截日军,英勇殉国,被称为军人的楷模的是张自忠。反割台斗争中,在台湾率领抗日义军,振臂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撼!”的是徐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黄海海战时林永升是北洋舰队“经远”舰管带,不符合“甲”人物的特征;C选项错误,1933年5月共产党员吉鸿昌联合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作战,不符合“乙”人物的特征,反割台斗争中,刘永福率领黑旗军与徐骧等人领导的义军并肩作战,抗击

6、日本侵略者,不符合“丙”人物的特征;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5.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A.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发动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D.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实现国共合作【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通电全国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故A正确;B项是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中提出的;C项是抗战爆发后,1937年秋中共在洛川会议提出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即人民战争路线;D项是1936年底西安事变

7、和平解决中提出的。点睛: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民就掀起了局部的抗日斗争,东北未撤走的爱国军人与广大人民组织义勇军进行抗战,中共在东北组织了东北抗联联军,成为东北地区抗日的最主要力量,全国人民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中共在1935年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后,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6.“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领导阶级相同B.革命任务

8、相同C.指导思想相同D.革命对象相同【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国民革命是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解放战争是共产党领导的,A错误;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也不相同,C错误;辛亥革命的革命对象主要是清王朝,国民革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