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进补养生

中医进补养生

ID:45280609

大小:381.0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9-11-11

中医进补养生_第1页
中医进补养生_第2页
中医进补养生_第3页
中医进补养生_第4页
中医进补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进补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定义进补是中医治法补法的重要内容,可以用来治疗疾病,也可以预防疾病、促进机体康复,延年益寿,增强智力,促进发育、美容、美发,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补包括食补、药补,也包括了按摩补益.精神补益,艾条补益等方面的内容。补是对虚而言,虚主要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正气受损谓之虚.正气构成人体的物质,如气血、津液、肌肤、筋骨、脏腑等,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抗御疾病、适应自然环境、调整和修复受损机体的能力.虚的原因有先天不足和后天致虚1、先天不足2、后天致虚情志因素饮食失调劳逸不当环境因素气候影响治疗失乱用药物二、进补的原理与作用(一)进补的原理1.平衡阴阳当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

2、状态时,中医便认为属于健康的状态,当病邪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斗争的结果使得阴阳平衡被打破时,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中医则称之为阴阳失调。2、调和气血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盈方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中医认为气在人体中有五大作用.第一、气可以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个生理活动,起着激发与推动作用。第二、气的运行可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因而保证了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作用被称为温煦作用。第三、气能够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各种外邪的侵袭,起到对疾病的防御的作用。第四、气能够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营养

3、全身各组织器官。气还能够控制汗液、尿液等津液的分泌量,对人的津液起到固摄作用第五、气还具有气化作用,所谓“气化”也就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变化,与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有关,比如食入的食物转化为水谷之精气,而水谷之精气又化生为气血、津液,以及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转化都是由于气化作用。3补益五脏人体的亏虚,不论是阴阳还是气血,最终都体现在五脏上。所谓五脏,是指中医根据脏器的形态、功能不同而确定的五种功能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功能正常,发挥着藏精的作用,中医谓之五脏坚固,反之则认为五脏亏虚。(二)进补的作用1、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机体的衰弱往往会使脏腑的生理功

4、能出现异常,进补能够有效的改善和调整脏腑的功能,从而对机体起到补益的作用。例如肾阳虚,我们可以用狗肉、核桃等食物温补肾阳。2抗御疾病机体的亏虚有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在去除了导致机体亏虚的原因以后会随之痊愈。3助长发育4益智健脑5优生优育6延缓衰老7美容护肤三、进补的分类与方法(一)进补的分类1针对虚证补益的不同作用,分为补阳(又称壮阳)、补阴(又称滋阴)、阴阳双补,补气(又称益气)、补血(又称养血)、气血双补等;针对脏腑的不同虚证,有益肾、健脾、补肺、养心、养肝等之分。2在药物、饮食补益中,根据食物和药物的性质,又可分为温补、清补、平补等;从补益作用的大小和强

5、弱,又可分为峻补和缓补。(二)进补方法1、形体消瘦的人应以食补为主,通过进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增加体重。对于常选用沙参、玉竹、牛奶、鸭肉、龟肉、鳖肉、猪肉等,炖服以滋阴降火,应忌食辛辣燥热之品,以免耗损津液,加重病情。2、肥胖者以补气为主,采用益气健脾的补益方法。可选用党参、白术、薏苡仁、菱角、猪肉、茯苓等以及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也可用补气利水的药物与粳米等煮粥服用。还要注意节制饮食,避免过食膏梁厚味之品,增加蔬菜等食物的摄入。四、进补的原则(一)饮食、药物补益的基本知识1、四气五味四气是指食物和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的性质。五味是指苦、酸、甘、

6、辛、咸。它们分别代表了食物的性味。这些性味不同的食物与五脏之间有着特别的关系。2升降沉浮升降沉浮是食物和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四种趋向。人体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有升有降,有沉有浮,相互协调,使机体处于正常状态。药物和食物的升降沉浮的作用与其性味有着密切关系。凡是温性、热性、味辛甘的药物和食物多数是升浮的,属阳;凡是凉性、寒性、味苦酸咸的,多数是沉降的,属阴。3.归经:归,是指食物或药物对人体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和食物对人体某些脏腑和经络所起的特殊的或主要的治疗作用,归肺经:如百合、沙参,有止咳润肺的作用;归心经:肉苁蓉、芝麻、核桃仁等归肾经

7、归脾经:莲子、酸枣仁;而红枣、山药、白术等等。4.以脏补脏以脏补脏是以动物的某些脏器来补养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治疗人体器官的疾病的方法。5.配伍应用根据中医基础理论,选择两种以上的食物和药物配伍,借以提高补益效果,减少副作用。(二)辨证施补1.阴虚证是指机体阴液不足的证候。进补方法:应滋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中药百合、银耳、女贞子、山茱萸、旱莲等。2.阳虚症是指阳气不足的证候。进补方法:重在温阳,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全鹿丸、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