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天气预测课件

简易天气预测课件

ID:45282861

大小:6.06 MB

页数:300页

时间:2019-11-11

简易天气预测课件_第1页
简易天气预测课件_第2页
简易天气预测课件_第3页
简易天气预测课件_第4页
简易天气预测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易天气预测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易天气预测王凤文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第一部分前言《简易天气预测》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有趣的天气现象(如妖娆多姿的彩云、形形色色的降水、美丽的树挂、海市蜃楼、彩色霓虹等)以及人们的生活、人体健康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有关天气预报的各种常识。一、大气圈与各圈层关系·大气圈与岩石圈气候条件通过大气条件的外力作用,对地质、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即大气条件的外力地质、地貌·大气圈与水圈通过大气物理过程、大气运动,对其(水圈)产生深刻影响。即大气物理过程、大气运动水圈海洋→空中→海,陆面→海洋的水分大循环过程海洋大陆地下水径流海水蒸发云云暖湿空

2、气陆地蒸发30%70%降水降水•大气圈与生物圈通过各种气候条件,影响和决定各种生存生物的种群及生物生存的生态系统①植物生存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同种植物南北坡种植(生 存)的高度为什么不同?各种气候条件生物圈·大气圈不断对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发生作用,而他们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着当地的天气、气候,从而使地表的自然状况处在应有的平衡之中。即岩石、水、生物三圈层对大气圈有反馈作用。NS二、基本概念·大气(atmosphere)包围地球的圈层气态物质——空气,统称为大气。·气象(meteor)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雾、霜、雷电、光等各种物理现象

3、和物理过程的统称。•气象学(meteorology)概念------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发生于大气中一切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大气学科。气象学因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要求,已形成众多分支(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农业气象学,水文气象学,航空气象学,气候学;各类建设和生活需求——海洋预报、台风预报、沙尘暴预报、紫外线预报…,穿衣指数、晾晒指数、舒适度指数、大气环境指数、孝喘指数…)。•气候学(climatology)概念:某地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

4、合。四个基本特征:(1)气候和天气关系密切,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个不 同概念。天气(weather)概念—某地区,在某短时间内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等)和天气现象(云、雨、雾等)的综合。微观-大气圈内部(2)气候是长期天气状况的综合。宏观天气过程——短期过程。天气特征——瞬息万变的不稳定特性。气候过程——长期天气过程。气候特征——相对稳定特性。气候系统相互作用(3)气候具有显著的区域性.规律外地气候规律不能完全适合于本地,而本地气候规律必须据本地气候资料并结合本地的地理环境来进行探索。(4)气候虽具一定稳定性,但仍有变化如:南京春末初夏出现常规

5、梅雨气侯,但有些年份则出现无雨的空梅或雨量过多的梅雨现象。第一节天气与气候天气的概念:指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午后有雷阵雨,这些都属于天气现象。气候的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大气的物质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3)固态、液态颗粒大气由多种气体(干洁空气)和水汽及固体粒子三部分物质组成。 (1)干洁空气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物质成分,主要由氧(O2)

6、、氮(N2)二种气体组成,还有能引起气温明显增高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CO2)、臭氧(O3)二种气体。0-90km内的干洁空气各种气体成分比例基本不变,100km以上氧分子离解为氧原子,250km氮基本离解。•氧(O2)占整个大气容积23.15%(五分之一以上)的氧,人们一直认为,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补足了大气中因燃烧和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氧。其实供应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是在海洋、湖泊等水体表面的浮游生物——藻类。 如:海洋中含有定量的氧,并同大气中的氧保持大致的平衡,大气的氧气少了,海洋中的氧气就进来补充。氧是一切生物生存和消失的基本保证,被人们称为

7、“有生命的气体”。维持生命的气体 氧若人类生存空间的空气被严重污染后,人们只能靠氧气袋维持生命,氧对生命太重要了。•氮(N2)占整个大气容积75.52%(3/4以上)的氮,早期来源于小行星与刚形成的地球碰撞产生的气体中,近期研究发现雷电是制造天然优质的“氮肥厂”。 据测算,一场大雷雨能制造4-5万吨优质氮肥,全年雷雨可制造氮肥1000万吨以上。 氮能降低大气氧浓度,缓减氧化作用,并为植物生长时不可缺少的养料。全球每年可从大气中得到250万吨氮。•二氧化碳(CO2)占空气容积仅0.05%的二氧化碳,来源—地表火山喷发、燃料燃烧、动植物呼吸及有机物腐败

8、等,主要集中在20km以下大气浅薄底层。含量—城市工业中心、火山周围较高,农村较少。最大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