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

ID:45293180

大小:71.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III)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在答题卷对应位置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24.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官制25.战

2、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有氏有名。战国以后,姓与氏合一,平民也得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此情形在当时有利于(  )A.郡县制度的推行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公民社会的形成D.儒家思想的传播26.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27.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一变化说明了()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

3、B.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C.宰相失去议定军国大事权力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2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D.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29.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0.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

4、,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31.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32.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

5、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33.“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34.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报道:昨天,纽约唐人街华人燃放鞭炮举行庆祝活动。在

6、以前,居住在大街的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支持“民主共和”。昨天,他们步调一致。“他们”庆祝的应是()A.光绪帝下诏维新B.义和团运动兴起C.中国同盟会建立D.中华民国的成立35.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二.非选择题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爱国必自兴民权

7、始。——梁启超《爱国论》材料二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摘自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试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简述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实践其思想主张的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