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7.1 压强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7.1 压强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ID:45293452

大小:56.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7.1 压强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7.1 压强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7.1 压强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7.1 压强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7.1 压强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7.1压强复习教案鲁教版五四制课时一课时教具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原设计者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

2、.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二、进行新课[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生

3、]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生]我认为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师]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师]当我们要将钉

4、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生]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生]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或墙面(接触面)上.[师]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演示]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师]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生]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投影]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按图钉

5、时图钉对墙的压力.图略: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

6、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第一组:(1)先将沙子装在一个平底、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将沙面摊平.(2)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在桌面上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沙子里的情况.(3)将沙面摊平后.再将压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加2个和4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陷入沙子里的情况.实验表格:略分析实验现象:结论:第二组:参考教材P67图13.1—3

7、的方法设计实验.(1)准备三块完全相同的橡皮泥(将橡皮泥编号)和两根完全相同的细木条.(2)将一根细木条放在1号橡皮泥上.通过挂有1个钩码的弹簧测力计使木条对橡皮泥产生压力.(3)取下l号橡皮泥,换上2号橡皮泥.弹簧测力计上挂上2个钩码.重做上面实验.(4)取下2号橡皮泥换上第3号橡皮泥.将两根木条放在橡皮泥上,重复实验(3)比较三块橡皮泥的形变情况.和第一组的结论相同.[师]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生]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师]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补充吗:[生]我们组

8、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橡皮泥.三根木条时挂4个钩码;一根木条时挂2个钩码模拟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内容.发现一根本条挂2个钩码时橡皮泥的压痕较深,形变较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