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

ID:45297863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裸露/露马脚参与/与人为善拓本/拓宽视野B.空缺/空头支票汲汲/岌岌可危和面/曲高和寡C.缔造/瓜熟蒂落门槛/滥竽充数诞生/垂涎三尺D.冥思/死不瞑目盘桓/断壁残垣号角/号啕大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札记大杂烩悬梁刺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B. 震撼里程碑心无旁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C.暮霭免疫力提纲挈领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 干练吊书袋飞黄腾达日薄西山,气息奄奄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际油价今日连破新高,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

2、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②京沪高速铁路了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将于xx年建成通车。③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没有使群众受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A.捉摸贯串不但/而且B.琢磨贯串不仅/反而C.琢磨贯穿不但/而且D.捉摸贯穿不仅/反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从政治上来看,天宫一号正在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国正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太空领域的重要“玩家”。而这其中有这样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正在扶摇直上,而美国却在走下坡路。B.NBA现役球员易建联和朱芳雨过去曾是广东宏远队的老队友,此次这对

3、老搭档又要在武汉亚洲杯上举案齐眉,为国家队再立新功。C.为了攻克研制神舟八号飞船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使发射圆满成功。D.爱丽舍轿车上市6个月,销售突破5万辆;次年,销售突破10万辆。这样的销售成绩无疑使爱丽舍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车型。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最近宣布行政院改组计划,以吴敦义代替刘兆玄任行政院长,以期挽回了因“8·8”台风灾难而一路下滑的支持率。B.“霸王条款”能横行霸道,部分原因是有些商家存心不良、推脱责任,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难以稳固地占领自己的权利“地盘”,对任何侵犯之举给予有力回击

4、。C.在《蜗居》这种现实题材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压抑,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穿越小说”中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让人很有自信。D.比赛中,残疾人运动员勇敢地将肢体的残缺暴露在观众面前,第一次观看残疾人比赛的健全观众有震撼,有深思,也有不忍,是难以名状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城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城市化,“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已经造成巨大经济社会问题的错误。城市化是什么?稍微观察一

5、下当下中国就会发现,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是,城市存在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则没有。人们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就是看中了这些公共设施带给自己的收益。它意味着生活的便利、高效,也意味着文雅。这是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所在。依据这一观察,人们当然可以说,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共设施在乡村同样存在。即使稍微差一些,也不会差太多。这样的事实足以让人们反思关于城市化的理念。确实,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它可以区分为有形的、无形的两大类。无形的公共品就是较为合理的治理制度安排,有形的公共品就是公用

6、基础设施。它们共同支持了城市较为高效、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网络。然而,只要政府没有对知识、人力、资源的流动施加人为的法律与政治限制,则形成于城市的现代文明元素,必然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如哈耶克所说,现代文明的特性就是具有“可扩展性”。这也正是欧美各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在这些国家,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居住了,国民的城市化率相当高。但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的人口并未继续生活在原来比较低劣的环境。相反,乡村地区也引入了城市的制度,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换言之,乡村卷入到城市的交易网络中,也城市化了。乡村人口不必迁徙到城市,同样也能够享有现代的各种基础设施。这样一来,一个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

7、生活,基本上不再是在幸福与痛苦、机会与困顿之间进行选择,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选择——这其实根本不是选择。相反,只有当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基础相近的时候,才有选择可言。城市与乡村自然地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各有优劣,当其基础设施相近的时候,人们方可各依性情进行权衡抉择。城市化不等于人口大规模迁居城市。当然,在城市化发展之初,会有人口迁居城市的大趋势,但在中国,制度的不健全却使这种流动变成畸形的单向流动。政府基于现代化就等于城市化的理念,只在城市建设现代基础设施,基本遗忘了乡村。于是,在中国,现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