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ID:45298735

大小:79.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5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3)曳铁钯 (    )(4)湮于沙上 (    )(5)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    )(6)如是再啮 (    )(7)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阅十余岁

2、,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译文: (2)尔辈不能究物理。译文: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5.填空。(1)本文作者纪昀,  代文学家,作品有笔记体小说集 。(2)

3、《河中石兽》一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阅读《河中石兽》全文,回答6~10题。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一寺临河干 (     )(2)竟不可得 (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 8.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答:  9.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答:   10.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答:   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

4、3题。哀 溺 文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注】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永之氓咸

5、善游 (    )②中济,船破,皆游 (    )③有顷,益怠 (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译文: ②何不去之?译文: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译文: 1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 答案解析1.答案:(1)倒塌 (2)年 (3)拖着 (4)埋没 (5)讲学,教书 (6)侵蚀,冲刷 (7)通“癫”,疯狂 (8)依照2.【解析】选D。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D项“之”为结构助词“的”。3.答案:(1)过了十多年,和尚们募

6、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2)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3)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4)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4.【解析】选D。只有老河兵的见解是正确的。即“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5.答案:(1)清 《阅微草堂笔记》(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答案:(1)水边,河岸 (2)终于,到底 (3)指洪水 (4)于是7.答案:(1)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

7、河里。(2)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8.【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答案: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9.【解析】从老河兵的身份出发,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方面考虑作答。答案: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10.答案(示例):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

8、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11.答案:①都 ②渡,渡河 ③疲惫 ④于是,就12.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尽力游泳但仍然游得不如平常。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13.答案:不肯放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