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

ID:45307025

大小:275.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 1.能列举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的灾害类型。2.学会分析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1.黄土高原区地处①____________地区,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②________区,西北部为③________交错地区。从东南向西北,自然环境由④__________地区向⑤____________地区递变。过渡地带⑥____________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与本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

2、相关。2.本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为⑦________、⑧____________。由于黄土⑨__________,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加之暴雨较多,冲刷强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由水土流失引起的⑩________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1.本区位于⑪____________的东南边缘,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⑫__________、⑬________和盆地。本区降水⑭________,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⑮__________、⑯____________规模大,活动频繁。2.本区地震活动⑰____________、⑱_________

3、_、⑲__________。地处我国的⑳_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带上,构造运动活跃。3.四川地震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__。主要地震区位于________以西;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川的地震以________地震为主,与活动断层密切相关。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B.植被覆盖率低C.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轮荒)、不合理开矿D.降水

4、集中,夏季多暴雨2.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C.黄土疏松,多暴雨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考查点2 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3.下列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②地势平坦,有利于洪水流动 ③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 ④植被破坏严重 ⑤多山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4~6题。4.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A.红壤B.黑土C.紫色土D.黄壤5.图示区域应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地震B.洪涝、泥石流C.台风

5、、滑坡D.寒潮、风暴潮6.该地区最具发展前途的能源是(  )A.石油和天然气B.风能C.地热能D.太阳能方法技巧练方法 表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植被破坏严重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方法技巧 影响因素特点影响自然因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地形地形过渡带,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土壤粉砂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人为因素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植被破坏(水蚀、风蚀)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破坏林草

6、植被,破坏林草物种开矿开挖露天煤矿破坏植被,形成新物源河道滩地开矿泥沙入河一、选择题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1~3题。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B.泥石流C.洪涝D.塌方3.针对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开垦梯田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治理河流读下图,回答4~6题。4.关于坡面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解的

7、是(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20°~40°之间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9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5.在40°~90°之间,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而使坡面流量减小6.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图2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