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

ID:45314922

大小:26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理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1.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A.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B.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C.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D.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2.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3.“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

2、,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向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的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4.“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5.“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

3、墨家D.墨家、道家6.小成语大文化。成语“游刃有余”“舍生取义”“守株待兔”与我国古代的思想流派有关,即(  )A.道家、墨家、儒家B.墨家、儒家、法家C.道家、墨家、法家D.道家、儒家、法家7.“天之生民非为君也,而天立君以为民也。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春秋繁露》)以上言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①君权来自于神权②以神权限制君权③民众有反抗暴政之权④君主必须以民为本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8.古诗云:“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

4、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诗人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B.格物致知C.心即理也D.致良知9.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这位思想家是()A.程颢B.李贽C.朱熹D.王阳明10.假如朱熹与王阳明在同一时代、同一地点相遇,两人最大的分歧在于(  )A.是否追求“理”B.求“理”的方法C.社会价值的体现D.自我发展的要求1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

5、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12.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简历,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姓名历史评价生卒年1527—1602“发挥天真自心,扫荡酸腐之气,慨然醒世,勃然通民”“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狂悖乖谬,非圣无法”称号思想家A.黄宗羲B.李贽C.王夫之D.顾炎武13.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

6、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D.认识到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14.关于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后世民众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直接导致了清初的政治改革C.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冲击D.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15.“(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

7、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海国图志》B.“中体西用”C.“维新思想”D.“新文化运动”16.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其实质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  )A.主张向西方学习B.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C.具有反侵略的爱国传统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1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变化的本质作用是(  )

8、A.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B.结束了封建礼教的束缚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革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18.梁启超评价康有为:“以为生于中国,当先救中国;欲救中国,不可不因中国人之历史习惯而利导之。又以为中国人公德缺乏,团体涣散,将不可以立于大地;欲从而统一之,非择一举国人所同戴而诚服者,则不足以结合其感情,而光大其本性。于是乎以孔教复原为第一著手。”这里强调了康有为(  )A.根据国民的传统习惯宣传变法B.重视国民公德和团体观念教育C.结合国民的感情和本性作引导D.以儒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