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ID:45316427

大小:5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4课题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懂得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运用:学会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能力目标: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唯物主义的观点,反对唯心主义。教学重点重点: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教学难点难点: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系统讲授、例证法、是否有课件有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

2、)二次备课授课内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旧课这里就不多说了,问问他们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就够了。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饿的感觉。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先有思维还是先有存在?两者的关系是什么?『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师: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那么,大家知道哲学分为哪些派别吗?  (学生异常地回答

3、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原来他们正在学历史,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教师:既然大家都知道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是以什么标准去划分它们的吗?  (学生这回不会了,呵呵,除非有预习的同学还能稍稍小声回答一点)  教师:我们要知道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就要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提问学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探究的必要)  教师: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里,我们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许大家对思维和存在这两个名词比较陌生,不过,我们可以用另外两个词语进行替

4、换。大家知道是哪两个吗?(将两组词语对应板书在黑板上,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我上课的时候就一不小心,板书错了,幸好学生纠正了)  教师:我们知道这两组词语的意思是一样,为了不使大家的思路混乱,我们这节课只以一组词语作为代表来分析,同学们选哪组呢?  (学生一般选择意识和物质。所以在接下来的一节课里都是以意识和物质为表述,不过要提醒学生注意,它们两组词语可以互换的)  教师:那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呢?  (虽然意识和物质的概念在以后才能学到,不过我觉得在这里,应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  教师:所谓的意识比较简单,它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但什么是物质呢

5、?(穿插书中29页第4课来讲解)  (停顿一分钟左右,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时间;学生也会说上几句)  教师: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物质,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脖子上带的、手腕上带的、书桌上摆的,都是物质,只不过它们是具体的一个个事物而已。总而言之,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物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等,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教师:在大致明白了什么是物质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考察下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学生七嘴八舌地答开了,这时候无需告诉它们正确的答案)  教师:这个问题在哲学上我们

6、表述为:意识(思维)和物质(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我觉得在意识和物质后面用括弧标出思维和存在,或许更容易让他们理解吧)  教师: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谁为“第一性”?  (提问若干学生,看看它们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看法如何,谁决定谁)  (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还不大正确,不过,终究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一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里先不用去判断谁对谁错,直接引导下去)  教师: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如果

7、学生可以接受,在这里也可以适当展开一点点,简单分析下哪种是正确的)  教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到手机、MP3、MD、电脑等东西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说MP3,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要么长长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圆圆的,可以听歌做U盘的小玩意儿。这个就是我们哲学上的说的意识。  教师:不过,如果老师现在和一个远古人或者说我家乡里的那个村子里乡亲们说MP3、MD,他们的脑种会出现这样的反映吗?我想,留给它们的仅仅是大大的问号而已。列举“荀子、王守仁、贝克莱男装周梦蝶的故事”让学生充分理解唯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