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D:45316537

大小:17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2、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 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 政治上的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这种封建制度普遍推行的结果是

2、(  )A.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初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D.导致了统一国家的分裂3、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这说明西周()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B.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4、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

3、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6、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

4、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度,即邦国制和城邦制。其中,“邦国”指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研究历史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下图所示是秦朝的四方古印文,仅以此为依据,可知秦朝()A.首创皇帝制B.实行三公九卿侧C.推行郡县制D.统一了书写文字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到:“这是一个

5、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像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A.分封制的实行B.郡县制的推行C.科举制的创立D.行省制度的创立10、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治,不能平天下11、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对此评论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

6、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12、春秋战国时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鄙之地则称为郡。”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郡县的设置扩大了周朝疆域B.血缘关系是受郡受县的依据C.从贵族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D.设置郡县意在加强中央集权13、如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了地方割据势力14、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表反映出的主要

7、问题(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15、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常常出现“君主近臣,代起执政(执行政令)”,结果削弱了本朝原有中枢机构的职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