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

ID:45317593

大小:78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IV)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开发利用发展方向B.生活特点C.经济发展水平D.生活条件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4题。2.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丘陵C.高原D.山脉3.图中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D.甜菜4.图示地区重点防范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2、C.土壤盐渍化D.石漠化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5.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气象预报6.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

3、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7.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灌溉农业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下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8~9题。8.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地震9.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10

4、.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净化空气B.保持水土C.调节大气成分D.含蓄水源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

5、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湿地比重最大的是()。A.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西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西南地区13.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C.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

6、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阅读上述文字,完成14~15题。14.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5.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减

7、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图3-3-1是山西_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

8、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8.山西省资源丰富,煤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小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D.煤质量不高19.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同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措施是()。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流域的自然背景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