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

ID:45320869

大小:4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零诊模拟试题(含解析)1.影响长江和鄱阳湖相互作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地势【答案】B2.关于三峡水库调蓄作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4-6月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潘阳湖洪涝灾害B.4-6月减弱了长江作用,可能减弱潘阳湖洪涝灾害C.7-9月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加剧鄱阳湖旱灾D.7-9月减弱了长江作用,可能减弱鄱阳湖旱灾【答案】A【解析】三峡水库调蓄作用,4-6月雨季到来前,要降低库存水位,为汛期蓄洪做准备。向下游排水,加强了长江作用,导致湖水外泄不畅,可能加剧潘阳湖洪涝灾害,A正确,B错误。7-9月是雨季,水库蓄水

2、减弱了长江作用,利于湖水外泄,可能减弱鄱阳湖水灾,C、D错误。点睛: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相互补给关系,受长江、鄱阳湖水位高低有季节变化,影响水位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三峡水库加强了长江作用,可能导致湖水外泄不畅,加剧潘阳湖洪涝灾害。陶溪川文化创意街区立足世界瓷都景德镇,以文化为魂,以陶瓷为基,在保护利用陶瓷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通过活力再造、结构改造、环境营造,融传统、时尚、艺术、科技、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建设成为工业遗产成功转型的样本、产业发展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业界形成了“陶溪川现象”。火热的陶溪川,引来天南海北的精

3、英荟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陶溪川现象成功的基础是A.政策扶持B.地理位置优越C.高知名度D.科技发达4.陶溪川文化创意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A.改善陶瓷技术B.扩大陶瓷市场C.加快城市化进程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答案】3.C4.D【解析】3.陶溪川文化创意街区立足世界瓷都景德镇,景德镇的知名度高,陶溪川现象成功的基础是高知名度,C对。材料不能体现政策扶持影响,A错。是一个小城镇,地理位置、科技水平没有优势,B、D错。.........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5.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A.空气质量①④两处最差B.a处的气温比b处

4、低C.②③处有逆温现象发生D.江面以下沉气流为主6.晴天中,下图中c、d两点距离最近的时间最可能是A.8时B.12时C.14时D.18时7.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夜雨B.雾霾C.洪涝D.冻害【答案】5.C6.A7.C【解析】试题分析:5.图中地形为谷地,气流不易扩散,易堆积在谷地中,空气质量较差,而山顶流动性好,根据对流层的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冬季,水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温度高,在江面上,气流上升为主,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

5、倒置现象,形成地形逆温,图中②③等温线凸向地面,说明冷空气下移。6.图中c、d两点距离最近时,说明a等温线平直,即水面和c、d两点的气温相等,在日出前后,地面的气温经过夜晚地面辐射的放热,气温达到最低,所以A正确。7.材料和图中信息告知,由于江面的气流上升为主,以形成降水,由于谷地,气流不通畅,污染物易堆积,冬季我国易受冬季风的影响,形成低温冷害等天气,冬季我国降水量少,河流水量少,不易形成洪涝,所以D正确。考点:大气受热过程黄河平均每年八亿吨泥沙淤积,造成下游河床抬高、过洪能力下降的同时,在河口三角洲“塑造”了大量湿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8.关于黄河泥沙问题的说法

6、,正确的是A.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年际变化大并呈递减趋势B.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大C.黄河的年径流总量最大值和年输沙总量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同D.黄河的年汛期径流量制约着年输沙总量的大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一定时,新增湿地面积和年入海泥沙量成负相关关系B.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3m时,5亿~6亿吨入海泥沙将“塑造”5~10km2湿地C.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4m时,增加湿地面积20km2至少需入海泥沙量10亿吨D.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5m时,6亿吨年入海泥沙量是湿地面积增加的临界点【答案】8.D9.D【解析】8.根

7、据“1976-xx年利津水文站黄河来水来沙变化图”可知,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年汛期径流量成正相关关系,因此黄河的年汛期径流量制约着年输沙总量的大小,故D正确、B错误。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年际变化大,但不是呈递减趋势,故A错误。图片显示黄河的年径流总量最大值在1983年,年输沙总量最大值在1981年,出现的时间不相同,故C错误。9.读图可知,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5m,年均入海泥沙量为6亿吨时,湿地面积变化为0,小于6亿吨时,变化值小于0,大于6亿吨时,变化值大于0,因此6亿吨为增加的临界点。故D正确。口门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