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ID:45325226

大小:52.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政治《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2.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真理的含义及最基本属性2、理解实践的三个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点3、明确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能力目标: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树立实践的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实践的观点;树立真理面前一律平等的观点;追求真理一、厘清知识(一)实践1、定义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注意:从这个定义看,实践的主体——人类,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他动物不能实践;实践的对象——客观事物、客观世界。而改造主观世界

2、——头脑的活动,比如学习活动,就不属于实践。实践,并不全都是好的:战争、杀人、偷盗、乱砍滥伐等,也是实践活动。)2、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实践的--------和实践的--------。三要素都是客观的。(2)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注意:有时,我们说某人的实践是盲目的,这并不是说他的实践没有计划、没有目的,而是说他在片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指导下实践,没有获得成功。)(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的个人的实践活

3、动是根本------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注意: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实践工具——石器;奴隶社会——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认识是主体对------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注意:毛主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我们的大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料——客观存在,不会自动进入加工厂的,必须通过我们实践,它们才能进入人脑,形

4、成意识。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认识不一定完全来自自己的亲身实践,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取,如我们学习书本知识。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认识只有一个来源——实践,别无他途。因此,要区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产生的----------,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促进认识的发展。实践--------和-------了人们的认识能力。(注意: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望远镜——人类看得更加遥远;显微镜—

5、—人类看得更加精微;雷达——人类听得更加遥远。)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认识——本身不能判定自己是否正确;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自言其明。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改变指导客观事物实践认识(注意:让某种“认识”指导我们“实践”,如果我们“成功了”,那恰恰说明:这个“认识”与“客观事物”本身相符合,是正确的。反之,也如此。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能说成: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4、实践是认识的-------和

6、---------。认识本身不是-------,---------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否则,认识就失去了------------。总之,实践是认识的---------。小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因此,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指引人们实践取得胜利;错误认识,则会把人们引上歧途。(注意:毛泽东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王明路线——攻打大城市、阵地战,葬送了中国革命,红军被迫两万里长征。)认识基础实践指导二、构建网络三、学以致用1、“地球

7、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最近,我国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