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ID:45333950

大小:829.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1-12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1页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2页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3页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4页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正确使用成语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①并列式:披坚执锐防微杜渐②承接式:先斩后奏见异思迁③目的式:削足适履越俎代庖④因果式:水滴石穿水落石出⑤主谓式:杞人忧天夜郎自大⑥动宾式:不见经传拒人千里⑦动补式:退避三舍无动于衷⑧连动式:画蛇添足刻舟求剑⑨兼语式:请君入瓮引狼入室⑩偏正式:衣冠禽兽扶摇直上①古代寓言故事:望洋兴叹与虎谋皮②历史故事:闻鸡起舞洛阳纸贵 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举一反三成语的感情色彩①褒义:风起云涌殚精竭虑②贬义:处心积虑满城风雨③中性:今非昔比风雨交加成语的出处例、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2、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例、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大多数成语表里有两层意思,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的真正含义,而只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语的含义,就叫做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而应做到三点:(1)要弄清成语的

3、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2)要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3)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望文生义1、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2、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3、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

4、进口饮料。【“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4、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5、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掺在一起。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6、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不是“死得很惨,死后连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没

5、有”的意思。】7、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8、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齿。【“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句中错误地理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9.安之若素: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

6、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往往误解为“像平常一样安然或安心对待”。10.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往往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11.惨淡经营: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12.差强人意: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13.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往往误解为“失败之后,立下雄心壮志,要再创辉煌”。14.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往往被误解为“严厉地当面训斥”。15.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

7、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往往被误解为“象是亲身感受到了一样”。16.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错误的用法是在“空穴来风”前加“不是”进行否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结果意义完全用反了,有的则错误地理解为“无中生有”。17.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18.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往往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成语往往有其一定的语源背景。此语源背景亦决定了成语的情感指向与语意内涵。故而成语运用或辨析时不可忽视。因此,

8、不了解语源造成的语病叫做“不明语源”。不明语源例1.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竞相燃起降价烽火,消费者倒正好火中取栗。【“火中取栗”源自17世纪法国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说是猴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