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做合格的旅游者(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做合格的旅游者(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ID:45336513

大小:253.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做合格的旅游者(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做合格的旅游者(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做合格的旅游者(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做合格的旅游者(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0做合格的旅游者(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十)(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下图是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统计。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安碑林是历史文化景观,华山是地质地貌景观②文化程度高的游客参观碑林,文化程度低的游客游览华山 ③影响游客兴趣的主观因素是学历的高低 ④高学历的游客旅游目的性强,中等学历的游客旅游愿望受大众媒介影响大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2.除旅游偏好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A.旅游动机B.闲暇时间C.经济承受能力D.游客居住地的自然条件1.C 2.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到碑林的游客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比重大,但不能说文化程

2、度高的游客仅参观碑林。第2题,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完成3~4题。年龄旅游动机65岁以上爱好自然、人文历史、消磨时间45~64岁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欣赏艺术性景点25~44岁多重性15~24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热爱探险14岁以下好动,好奇3.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A.个人知识   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C.旅游地交通条件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4.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A.故宫B.天坛C.八达岭长城D.北京欢乐谷3.D 4

3、.D [第3题,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的强烈影响,而且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人文环境、旅游价格的变化等不断变化。第4题,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游乐设施特别感兴趣。]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徐霞客欲“问奇于名山大川”,30年间历经艰险,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下图为徐霞客考察路线图。(1)徐霞客为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地理学家。(2)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书于战国年间的《__________》和北魏郦道元的《________》等。(3)徐霞客考察的旅游点现在仍然是我国的热点旅游区,原因

4、是什么?[解析] 第(1)、(2)题,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可回答。第(3)题,结合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分析回答。[答案] (1)明朝 (2)山海经·山经 水经注(3)这些旅游点游览价值高;位于经济发达区或距离大城市近;交通便利。[能力提升练]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1)张骞出使西域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2)张骞返回的路线,从蓝氏城开始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张骞出使西域产生的主要的地理学意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题考查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内容。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张骞出使西域时要经过塔里木盆地的干旱沙漠,要翻越高寒的昆仑山等高大山脉。返回时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渭河平原等地形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中亚、西亚诸国,足迹遍及里海、地中海沿岸各国,发现了地中海文明,为开通古老而伟大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答案] (1)干旱的沙漠;高寒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等。(2)帕米尔高原 

6、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河西走廊 渭河平原(3)发现地中海文明 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基础7.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下图是“南京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的佛教名山中有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其中可达机会最低的是________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7、)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四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3)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是________。(4)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什么得以提高?[解析] 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游客的感知机会和可达机会均与距离的远近有关,游览价值越高,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也越高。[答案] (1)峨眉 距离远,人们出行所花时间和费用较多(2)绍兴——鲁迅故居,嵩山——少林寺,岳阳——岳阳楼、洞庭湖,敦煌——莫高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