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ID:45336830

大小:807.6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2(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有人文发展指数等,区域开发方式有粗放型、高水平之分。据此回答1~2题。1.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①预期寿命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③教育程度④国内生产总值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在高水平的区域开发中,应该注重(  )①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②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③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 ④强调以较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

2、.C 2.C [第1题,人文发展指数不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2题,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高速增长;而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东北地区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工业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企业步履维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改制困难等。为此,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据此完成3~4题。3.东北原有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3、有悠久的农垦历史,有良好的农业基础B.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4.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和高效益的工业基地B.东北工业基地的工业特色是石化工业、大型机械制造、纺织工业、汽车制造、森林工业较为发达C.东北工业基地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又邻近韩国、日本D.东北工业基地发展脱困

4、的最主要障碍是政策问题3.C 4.A [第3题,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工业部门主要有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东北地区工业体系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种类多、数量大,且地区组合好。第4题,目前东北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和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在大型机械制造、成套工业设备、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森林工业等方面,东北地区可作为全国的主要基地。东北地区与俄罗

5、斯、朝鲜接壤,又邻近韩国、日本,并不与蒙古接壤。随着国家振兴东北战略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有利于其打破旧体制,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5~6题。5.阶段Ⅰ,该地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稠密的水系 ②黏重的土壤 ③低湿的土地 ④湿热的气候 ⑤起伏较大的地形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6.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B.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

6、局在江南且向西延伸C.传统工业部门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分散D.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5.D 6.D [第5题,区域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总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早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水系、土壤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沿河分布了大片湿地,土质黏重,这些成为当时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而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对种植业发展有利。第6题,根据图例,将阶段Ⅱ与阶段Ⅲ仔细对比,阶段Ⅲ明显变化是在西北方向兴起了电子工业。]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

7、化过程。读图,完成7~8题。7.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7.C 8.D [第7题,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减少,耕地增加,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出现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增多,但乡村人口不一定减少;我国东部河流

8、,夏季为汛期,流量大。第8题,从Ⅲ到Ⅳ时期,城市化迅速发展,城郊出现花卉和绿化树种,影响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需求量。]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荒原,人烟稀少。20世纪50年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