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的使用及推广

ETC的使用及推广

ID:45341106

大小:31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2

ETC的使用及推广_第1页
ETC的使用及推广_第2页
ETC的使用及推广_第3页
ETC的使用及推广_第4页
ETC的使用及推广_第5页
资源描述:

《ETC的使用及推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度北京市交通系统调研报告ETC的使用及推广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1/21目录前言31.北京市高速公路ETC的发展背景31.1.北京市高速公路概况及收费站区拥堵问题31.2.ETC国家技术标准的推出42.国内外ETC的发展状况52.1.日本52.1.1.发展的历史52.1.2.运营模式及政府扶持措施52.1.3.使用及推广成果72.2.新加坡72.2.1.ERP系统的应用72.2.2.使用及推广成果82.3.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情况82.4.国内ETC的发展93.北京市ETC的使用及推广103.1.项目的启

2、动103.2.项目实施过程103.2.1.组织保障体系103.2.2.项目建设113.2.3.推广应用的经验总结133.3.项目实施效果143.3.1.为解决收费站区拥堵提供了有效途径143.3.2.节能减排效果显著153.3.3.通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获得客户好评153.3.4.经济效益分析163.4.项目创新点163.4.1.收费运营模式的创新163.4.2.编制国标ETC工程应用实施规范173.4.3.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173.4.4.核心技术能力显著增强,成果获得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84.面临的问题及建议184.1.邻道干扰问题

3、184.2.技术规范的完善和细化问题194.3.区域应用的协调问题204.4.ETC车道通行秩序管理问题204.5.ETC多应用扩展问题2121/21前言随着社会进步及首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高速公路作为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与服务能力相对滞后的难题。其中,如何提高收费站通行效率,有效缓解直至解决收费站区拥堵问题,成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的使用和推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市交通委

4、员会“三个交通”的战略决策指导下,从2007年起,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发集团)开始分阶段进行高速公路ETC系统的建设,并逐步推广应用。目前,ETC的使用和推广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同时,ETC的使用和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技术和管理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ETC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普及,具有重要意义。1.北京市高速公路ETC的发展背景1.1.北京市高速公路概况及收费站区拥堵问题截止到2009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九百余公里,形成了包括五环、六环路两条环线高速,京哈(原京沈)、京津、

5、京沪(原京津塘)、京开、京港澳(原京石)、京藏(原八达岭)、京新(原京包)、京承、机场、京平、通燕(原京哈)等多条放射线高速公路,及机场第二高速、机场北线、机场南线在内的较为完善的高速路网。近年来,随着交通流量的迅猛增长,一些主要高速公路收费站点设计通行能力和实际通行需求的矛盾日渐突出。以京藏高速公路为例,设计交通流量为日均8万辆,而目前实际交通流量为日均16万辆。清河主收费站设计通行能力为4700辆/小时,而实际高峰小时通行流量为6700辆,每天早晚高峰小时数也由2001年的4小时增加到2007年的6.5小时。如何缓解并彻底解决收费站区拥

6、堵问题,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收费站区拥堵问题,根本在于提高收费站的通行能力。办法之一是直接扩建收费车道,21/21但受限于征地、建设成本等方面的因素,这个办法难以大规模使用。办法之二是在现有车道规模基础上通过提高收费处理效率来提升收费站通过能力。这个办法也是运营管理部门长期使用并不断改进的方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纯手工收费方式,发展到后来计算机辅助的半自动收费方式,以及复式收费方式。这些收费方式都是以人工收取现金为主要特点,处理效率难以大幅度改进。以出口收费车道为例,人工半自动收费模式下,平均每辆车处理时间约为14秒

7、。每个车道每小时通过能力仅为250辆左右。ETC收费方式则是一种全自动的收费方式,车辆无需停车,用户无需现场支付现金,通行效率显著提高,每个车道每小时通过能力可达到1200辆。1.1.ETC国家技术标准的推出2007年,电子收费的国家标准正式出台,使得大规模应用ETC系统解决收费站拥堵和其他管理问题成为可能。由于发达国家的公路收费方式和管理体制与国内有很大差别,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ETC技术并不适用于国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需要。从1990年代末开始,国内各地(包括北京)相继引进过欧洲、美国的ETC技术,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应用,但由于技术标准不

8、统一,应用模式不能灵活适应国内联网收费的要求,最终没有形成应用规模。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曾长时间制约北京电子收费应用的发展,建设国标ETC系统以前,北京ETC发展历程可见下表:起止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