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八纲辨证

第五章+八纲辨证

ID:45356369

大小:417.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1-12

第五章+八纲辨证_第1页
第五章+八纲辨证_第2页
第五章+八纲辨证_第3页
第五章+八纲辨证_第4页
第五章+八纲辨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八纲辨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八纲辨证主讲:黄爱明概论1、八纲的概念: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2、八纲辨证的概念:是医生对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第一节八纲基本证候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为八个方面的基本证候。一、表里辩证表里是辩证病位外内深浅的一对纲领。表里的一般划分:皮毛、肌腠、经络——表,轻浅脏腑、骨髓——里,深重病势:由表入里——势进由里出表——势退(一)表证1、概念是六淫、疫气、虫害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

2、)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多见于外感病初期2、特点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新起恶寒,发热并见,内部脏腑症状不明显。3、病机外邪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宣发。4、临床常见的证型风寒束表证、风湿遏表证、燥邪犯表证、暑湿袭表证、风袭表虚证。5、发展趋势一般可较快治愈;也可成为里证或半表半里证。(二)里证1、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常见于外感病中、后期或内伤病。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2、病因病机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即“直中”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直接损伤脏腑或气机失调,气血津精等受病。3、特点起病可

3、急可缓,病情重,病程长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4、证候类型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三)半表半里证1、概念指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处于表里之间、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2、特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等。(四)表里证鉴别要点表证里证半表半里寒热发热恶寒并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寒热往来内脏及其它症状头身疼,鼻塞,喷嚏等,内脏症状不明显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呕泻等胸胁苦满舌苔变化不明显多有变化不明显脉多浮脉多沉脉等多弦脉二、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寒证是一组以寒象为主的症状;热证是一组以热象为主的症状。

4、寒证与热证与临床表现中的恶寒、发热有区别。寒证与热证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而恶寒、发热是具体的症状。(一)寒证1、概念:感受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2、分类:表寒证、里寒证、虚寒证、实寒证。(1)表寒证:风寒外袭肌表、符合表证的特点,以新起恶寒为主。(2)里寒证:寒中脏腑、或阳气亏虚、以内脏证候为主。(3)虚寒证:阳气亏虚、符合寒证、虚证的特点(4)实寒证:寒邪侵袭、符合寒证、实证的特点。3、临床表现:恶寒或畏寒喜暖,面色咣白等。(二)热证1、概念:是感受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2、分类:(1)表热证:风热外袭肌表,符合表证的特点,

5、发热重、恶寒轻。(2)里热证:火热盛于脏腑,或阴虚火旺,以内脏证候为主。(3)虚热证:阴虚火旺、符合热证,虚证的特点。(4)实热证:火热炽盛,符合热证、实证的特点。3、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面红目赤,口舌干燥少津,脉数等。(三)寒热证鉴别要点依据寒热,口渴与否、面色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辨别。鉴别表证类寒热喜恶口渴面色四肢神态大便小便舌象脉象寒证恶寒喜暖不渴白冷蜷卧稀溏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迟或紧热证恶热喜冷渴喜冷饮红热躁动秘结短赤舌红苔黄而干数或滑三、虚实辩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一)虚证1、概念:虚证是对人

6、体正气虚弱,不足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2、常见证型:气虚证、血虚证、气血两虚证、津液不足证、阴虚证、阳虚证、亡阴证,亡阳证等.3、临床表现特点:以不足、松弛,衰退为基本特点,多见于慢性疾病或疾病的后期,病程较长。(二)实证1、概念:指对邪气亢盛为主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2、成因:①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以及虫毒等邪气侵入人体的初期和中期,邪气壅盛而正气未虚,邪正斗争剧烈,形成实证;②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血瘀、食积、虫积、脓等有形病理产物停于体内而成。3、临床表现特点:以邪气充斥、停聚体内,正气不虚产生的症状为特点。(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虚证

7、实证寒热形寒肢冷、五心烦热寒战、壮热面色淡白、颧红红润满面通红形体形体消瘦形体壮实精神声低息微声高气粗疼痛痛处喜按痛处拒按舌象舌质娇嫩、舌淡少苔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象脉无力脉有力病程长短四、阴阳辩证(一)阴阳是辨证的纲领阳证: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阴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是辨证归类的最高纲领。(二)阴阳辩证的特定内容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