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ID:45360594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2

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_第1页
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_第2页
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_第3页
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_第4页
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沂南县卫生防疫站医疗废弃物处理原则1.定义:腐蚀性(Corrosive):在接触人体组织后可造成肉眼可见损伤的任何物质。锐利物(Sharps):能够造成刺透或撕破的废物。此类废物包括针、刀、玻璃或塑料碎片。废物(Waste):使用者不再使用的一切物质。可产生于生物活动、日常生活或科研活动。2.化学废物安全处理:本章所涉及的废物因其化学特性而具有危害性。3.1化学废物的特性:为了正确地处理化学废物,所有临床实验室都应对化学废物的产生及其危害程度加以分析和确认。有害化学废物的危害通常可分为可燃性、腐蚀性、活性和毒性。3.1.1

2、可燃性废物:液体可燃性有害废物的燃点通常低于60℃或具有一些可引起火灾的其他特性。非液体可燃性有害废物可通过磨擦、吸湿或自发化学反应而造成火灾,或在燃烧时剧烈、持久。此类废物如:有机溶剂、烷烃、硝酸盐及过氧化物等。3.1.2腐蚀性废物: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有害废物一般为强酸(pH≤2)或强碱(pH≥12.5)或具有腐蚀钢材的能力。如: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铵等。3.1.3活性废物:活性有害废物包括了那些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巨变、能与水剧烈反应或有爆炸可能性的化学废物。氰化物或亚硫酸盐废物,及能产生毒气、蒸气或烟的废物也属于活性

3、废物。如:碱性金属、固体苦味酸、氰化物或亚硫酸盐溶液。3.1.4毒性废物:一切可引起人类或其他生物急性或慢性中毒、对环境有潜在污染性的废物。3.2废物安全处理:有害化学废物从其产生到处理完成的全过程都必须注意安全。3.2.1废物分离:有害化学废物不能与一般废物、无害化学废物、放射性或感染性废物相混合。稀释通常不能使有害化学废物的毒性减低。有害化学废物在产生后应分别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理;必需混合时,应注意不兼溶性。3.2.2工程控制:为保证有害废料在产生、堆集和保存期间不发生意外、泄漏、破损等,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通

4、风措施、相对封闭及隔离系统、安全措施、防火措施和安全通道。3.2.3操作控制:实验室应有完备的处理技术,以确保仪器、工作面和防护设备的污染在最低水平。实验室管理者有责任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培训,工作人员有责任向实验室管理者报告不安全的工作因素。3.2.4包装和标签:在化学废料的产生、处理、堆集和保存期间,对其包装及标签要求如下:根据废物种类使用废物容器、使用“有害废物”的标签或标记、在任何时候都确保废物容器的密闭性。53.2.5个人防护:在所有对有害化学废料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化学废料的种类和性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如手套、防护服、面罩等。3.3废料贮存及运输:化学废料的贮存计划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通常不应大量贮存化学废料及使用公共交通运输。3.4废物处理和处置的选择:有害废物的管理应充分考虑对未来的影响,对职业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对实验室本身的影响。3.4.1对于无法确定特性的废物,不能做任何处理或处置。3.4.2对于某些酸性废料可在实验室内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按规定进行中和反应后,再行处理。3.4.3对于某些用过的溶剂可通过合理分类及蒸馏的方法进行回收。3.4.4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清除废物之前应尽量减少其有害程度。3.4.

6、5有害废料原则上不可以通过卫生间下水道排放。3.4.5严格禁止有害废料与一般废料或固体废料混和处理。3.4.5实验室应尽可能地减少有害废物的生成量。3.5紧急情况: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避免在有害材料的使用中发生意外。3.5.1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实验室全体人员都有责任进行以下工作:⑴火灾时报告火警,并应尽可能分清火源种类。⑵有害物质发生泄漏时,应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扩散,并进行清洁。3.5.2对全体实验人员进行有关培训,使了解有害物质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4.感染性废物安全处理:微生物实验室的废料可能

7、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感染性废物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废物处理人员是重要的职业性有害物质。4.1定义:感染性废物是指能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废物,有以下特点:⑴含有致病能力的病原体;⑵病原体有足够的致病能力;⑶病原体有进入体内的入口;⑷易感宿主。4.2感染性废物管理:4.2.1指定专人负责和协调感染性废物的管理。4.2.2确定感染性废物的产生地并确定废物的成份及数量。4.2.3感染性废物处理,要有记录。4.3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和防护服。对有多种成份混和的医学废料,应按危害等级较

8、高者处理。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4.3.1隔离:5有关单位必须对临床实验室可能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加以确定,并采取安全、有效、经济的隔离和处理方法。必须由专业人员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物,一旦分开后,感染性废物必须加以隔离。4.3.2锐利物:锐利物品包括针、刀和任何可以穿破聚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