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电伴热设计和安装

自控电伴热设计和安装

ID:45367836

大小:2.49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12

自控电伴热设计和安装_第1页
自控电伴热设计和安装_第2页
自控电伴热设计和安装_第3页
自控电伴热设计和安装_第4页
自控电伴热设计和安装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控电伴热设计和安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伴热设计和安装2011-5-20吴文强电伴热设计和安装管道及附件耗散热量的计算确定以下几个参数:TM——管道内流体必须维持的温度℃;TA——当地最低的环境温度℃(历年一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平均值);管道尺寸;保温层种类和厚度;管道是在室内或室外,地上敷设或埋地敷设。上述参数确定后,可按下述步骤计算管道散失到环境的热量QB:第一步:计算温差△T△T=TM-TA第二步:从表中查出管道单位时间的散热量QB(W/m)。如果管道在室内,将QB乘上0.9。如果被伴热管道是塑料管道,由于塑料的导热性远低于金属,应再乘0.6~0.7系数。第三步:散热量

2、QB值是以玻璃纤维保温材料计算的,如果使用其它保温材料,应按表提供的保温系数(f)进行修正。即:QT=QB×fQT是管道真正的单位时间散热量以瓦特/米(W/m)表示,伴热的的就是补偿QT。电伴热设计和安装例1:某厂有一管线,管径为1/2“,保温材料是硅酸钙,厚度10mm,管道中流体为水,水温需保持10℃,冬季最低气温是-25℃,环境无腐蚀性,周围供电条件380V、220V均有,求管道每米热损失?步骤一:△T=TA-TB=10℃-(-25℃)=35℃步骤二:查管道散热量表,管径1/2“。10mm保温层。当△T=30℃热损失为11.0w/

3、m,当△T=40℃热损失14.9w/m,△T=35℃时,每米损失可采用中间插入法求得(因表中无QB值)。QB=11.0w/m+(14.9w/m-11.0w/m)[(35-30)÷(40-30)]=12.95w/m步骤三:保温层采用硅酸钙,查保温材料修正数表乘以保温系数f及综合系数1.4Qr=1.4QB×f=1.4×12.95w/m×1.50=27.195w答案:管道每米损失热量27.195W电伴热设计和安装阀门的散热量计算阀门的散热量计算依阀门的结构形式不同而不同,闸阀的散热量通常是相关联直径管线每米散热量的1.22倍。球形阀的散热量

4、是闸阀的散热量的0.7倍;碟形阀的散热量是闸阀散热量的0.5倍,浮式球阀的散热量是闸阀的0.6倍。例如:直径48mm(1”)闸阀散热量1.22QT=1.22X36.5=44.5W。直径48mm球形阀的散热量是44.5X0.7=31.2W。电伴热设计和安装电热带长度的计算根据计算散热量(W/m),使用环境,电源电压和功率后,根据电伴热带的特性曲线图等选择电伴热带。只要使电热带单位长度额定发热量,等于或接近计算单位长度的散热量就行。如果计算出来的单位长度的散热量大于电热带单位长度额定发热量,不能保证管线的维持温度,电热带的敷设方式可改为下

5、述两种方法:电伴热设计和安装1.采用两条或更多条的平行电热带。电伴热设计和安装2.采用沿管线缠绕方法敷设电热带。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较高维持温度,管线的直径又比较大,而电热带单位长度发热量又较小的情况。电伴热设计和安装比如:在114mm(4”)管线上计算得散热量是30W/m,而电热带发热量是20W/m,其比值30/20=1.5,查表可得出每圈电热带跨距为305mm。在确定电热带长度时,每对法兰需要加上2倍的管径长度;弯头需要加上1.5倍的管径长度;管线撒的金属托架需要加上3~5倍的管径长度。除此之外,还要预留电源的接线长度1~2米,中

6、间接线盒预留约0.5米。电伴热设计和安装容器或罐体电热带的选型计算计算方法:容器或罐体电热带的选型计算,首先应根据保温层材料的厚度和介质所需要维持的温度,从表求得单位(每平方米)面积散热量,并乘以容器或罐体的表面积求得总散热量,进而求出电热带的长度。电伴热设计和安装常用的工程计算公式如下:QT=1.2QBS式中—QB:单位面积散热量,W/m2,S:容器或罐体的表面积,m2。容器或罐体表面积的计算如下:二端平面形:S=D(R+H);二端半球形:S=D(2R+H)。式中—D:容器直径,m;R:容器半径,m;H:二端平面形或二端半球形圆

7、柱容器高度,m。电伴热设计和安装例:有一直径3米,高4米的上下二端平面形圆柱罐体,最低环境温度-10℃,最高风速15m/s,采用50mm的玻璃纤维作保温层,罐体的维持温度80℃,求该罐体的散热量是多少。查表得到,在风速15m/s,环境温度-10℃,维持温度80℃,保温材料是玻璃纤维,厚度50mm,每平方米散热量QB=77.39n/m2。罐体的表面积:S=D(R+H)3.14*3*(1.5+4)=51.81(m2)罐体的散热量:QT=1.2QBS1.2*77.39*51.81=4811.49(W)根据上面计算的结果,查看电热带的厂家样

8、本,选择合适的电热带。如果容器或罐体的保温材料在表中查不到,可查表,计算容器或罐体散热量时乘以相应的系数。压力容器电伴热设计和安装特殊情况下的设计如前所述,我们查知的管道、容器罐体的热耗散量,是按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计算得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