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I)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I)

ID:45371418

大小:6.10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2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I)_第1页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I)_第2页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I)_第3页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I)_第4页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届高三地理12月月考试题(II)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年2月6日,王总早餐后,搭乘凯撒包机前往南美小城乌斯怀亚(Ushuaia),也称“世界尽头”。乌斯怀亚依山傍水,郁郁葱葱的山坡和巍峨洁白的雪山交相辉映,色调不同的各种建筑坐落在波光粼粼的比格尔水道(海峡)和青山(森林)白雪(冰川)之间,水道对岸智利境内的雪山也历历在目,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1.该季节,在乌斯怀亚用太阳确定方位,结果正确的是A.

2、日出,正东B.日落,正西C.正午,正北D.正午,正南2.乌斯怀亚周围山坡上的森林属于A.温带落叶阔叶林B.温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3.比格尔水道波光粼粼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西风带B.受极地高压控制C.海峡的狭管效应明显D.地处背风坡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黄河贯穿,早在xx年前,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银川平原灌溉农田,发展农业。1958年8月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银川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右图为银川平原古灌区渠

3、系图。据此完成4~6题。4.图中引水渠中,海拔最高的是A.唐徕渠B.惠农渠C.汉延渠D.秦渠5.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A.大水漫灌B.河水蒸发C.泥沙淤积D.河水下渗6.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银川平原的直接影响是A.增加灌溉面积B.缓解土壤盐碱化C.增加农产品种类D.提高通航能力“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下图示意“胡焕庸线”在东北局部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7~8题。7.呼伦贝尔高原人口密度较

4、小,松嫩平原人口密度较大。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温C.降水D.纬度8.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但三江平原少有森林。这主要是因为三江平原A.地势低,气温高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右图为祁连山北麓冲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完成9~11题。9.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A.祁连山后退B.河流搬

5、运作用减弱C.祁连山上升D.河流堆积作用减弱10.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缺乏土层C.光照不足D.降水稀少11.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气候凉爽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的意思是"黑暗的地方"。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构成半

6、岛地形的主轴。受地形影响,挪威、瑞典两国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右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位置和地形。(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称为"黑暗的地方",从地理角度说明原因。(6分)(2)分析挪威境内地形对河流的影响。(6分)(3)分析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气候特点及产生的原因。(6分)(4)挪威粮食依赖进口。分析限制挪威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6分)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的名句。漓江发源于南岭,在上游河段,河床多角砾石,至

7、桂林到阳朔河段,河水蜿蜒南流,河床由卵石、砂组成,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桂林山水的核心。下图示意桂林在广西的位置和漓江的景观。南宁北回归线(1)推断漓江夏、冬两季河水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8分)(2)分析漓江河床多卵石的成因过程。(6分)(3)说明漓江两岸形成“山如碧玉簪”景观与当地气候的关系。(8分)请考生在第43、44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法国罗纳河上的圣

8、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后来被弃用。1669年右岸的桥墩被大洪水冲毁,而左岸的桥墩却受损较小而保留下来。后来左岸的残桥(下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下图右照片)。断桥公路河流方向指出圣贝内泽断桥的旅游价值并分析该断桥能保留至今的自然原因。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