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的书与教书

薛瑞萍的书与教书

ID:45372469

大小:424.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12

薛瑞萍的书与教书_第1页
薛瑞萍的书与教书_第2页
薛瑞萍的书与教书_第3页
薛瑞萍的书与教书_第4页
薛瑞萍的书与教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薛瑞萍的书与教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薛瑞萍的书与教书主讲人:东湖第三小学景殿柱写书比教书有名《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1)《我们二年级啦》(2)《书声琅琅的三年级》(3)《破茧而出的四年级》(4)《五二班的语文故事》(5)《薛瑞萍班级日志》(6)《我们班的阅读日志》《薛瑞萍读教育理论》她在一线普通老师首先声明,我不是名人,只是一名普通教师。第二个声明是,我至今没为出书而写书,我所有的书,都是我不间断的教学日记整理而来的。我每一次的演讲,都会安排在周末,我从来不为演讲而耽误孩子们上课。我承担的诸角色中,首先我会选择做一个好母亲,其

2、次是一个合格的妻子,然后才是好老师。对于自己的儿子,我的爱会不求回报,无微不至。我对他的要求,首先是健康,其次是有德行,然后才是阅读与成绩。我一直不敢提“我爱学生”,感觉我还达不到那个境界,我为他们所做的,只是尽一个好老师的责任,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他们每个人都健康、有德行、爱阅读,成为可爱并会爱的人。特立独行的薛瑞萍1998年,合肥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比获一等奖,被评为市先进教师后,薛瑞萍婉拒一切公开课,每逢评优,便早早声明退出。所以最高荣誉是合肥市级优秀教师。职称小学高级教师。既出书,又讲课,薛瑞萍的名气在教育界逐

3、步提升。学校想调她进教务处,让她去教中学,有人花重金挖她去做校长。种种这一切都在薛瑞萍的一句话中平息——“有钱买不来我高兴,我处在现在的位置多滋润啊!”她在给朋友发的一条短信中这样说到,“我是一只蜗牛,躲在温暖的壳中,多舒服啊!我不要冒充燕子,一不小心摔下来,就会摔的很惨!”行至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我愿意和最不讲理的家长讲道理;愿意陪最顽劣的孩子玩耍,但我没有时间也不愿意为评比这些事耗费时间。在学校,我是爱提意见出了名的。我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如此嚣张,除了领导的宽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知道自己在学生及其父

4、母心中的位置,是一种人们无法视而不见的巍峨——使我挺起了腰杆。只要书教得好、班管得好,只要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就能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就可以——“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做人!”八小时以外我属于家庭自己的孩子第一20年来,薛瑞萍从没参加过8小时之外的集体活动。“为什么?”她坦然地回答,“8小时之外我属于家,属于孩子。”有位朋友结婚,薛瑞萍以回家陪儿子为由,愣是没参加好友的婚礼。“她就这脾气!”朋友丝毫不以为怪。一次,学校在晚上7点召开家长会,薛瑞萍在黑板上写道:“如果7点了班主任还没来,请家长们认真听校长讲话;如果校长讲

5、话完毕班主任还没来,请家长们相互交流家教经验。”7点半后,薛瑞萍匆匆赶到教室。她在陪着上高中的儿子晚睡“我们都是家长,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学生和我自己的孩子相比,孩子第一。一个教师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怎么能给学生真正的爱、正确的引导?”薛瑞萍自豪地说,“我能有一个健康身体,快乐的心态去迎接工作,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老公。”她这样看自己的职业如果不教书,像我这样的,可以做什么呢?站柜台吗?不行,太累,老板的心都挺黑,别的不说,单是那成天吵死人的音乐我就受不了;做保险?也不行,时时处处被人推拒的感觉我可受不了!做导游

6、吗?像上次带我们的小刘,一条线,一走一个暑假;两个月,上下泰山三十多趟。一样的话来回地说,还要应对各种性情和各种素质的顾客,我可干不来!护士?太苦!幼师?太吵!成天和小小孩泡在一起,还不如我这样,至少每天的教学内容不一样,跟着学生一起往上走,多少也有个变化和成就感!”她这样看自己的职业:暗淡业内业外对小学教师不屑一顾的大有人在。普遍存在于男性同行中的自卑情绪便是最好的证明,这是不该发生的事情——整个社会亏待小学教师了。当好小学教师绝非易事,其中甘苦又岂止是“先进”、“优秀”之类的称号所能涵盖。去看看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求的

7、眼睛,去思量一下学生无保留的信任依赖的心。任你有多么渊深的学问,多么博大的胸襟,也会常常愧疚于自己给予学生的太少太少。日子不是过给人看的,鞋好鞋坏脚知道;金钱有价,快乐无价,自己觉得好才是最好。”心平气和地教书各行各业都有它的辛酸处,当今中国,还真找不到不辛苦,不残酷,没有竞争,没有危机的行业。这样想通了,心情就会平和许多。如果有机会、有能力,不妨寻找更适合的发展空间。如果没有,不如安下心,踏踏实实把这一行做好。否则,三心二意之间,耽误了学生的同时,也耽误了自己的一生。她这样看语文课堂老师挖空心思,把一篇既不深也不美的

8、课掰开了揉碎了,百样红紫地演绎解说,真替他难为情!我觉得那种茶壶里面起波涛的所谓“教学艺术”,还不如旧时代的私塾来得实在,因为那时的所谓死记硬背,其实也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循序渐进着来的。况且,我们今天的语文,要求孩子背的也不少,而且很多都是支离破碎的谎话、伪知和语言垃圾。现在削足适履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很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