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ID:45380115

大小:268.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2.体温的调节。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比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情感目标1.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并非一定是坏事,培养学生辩证的思想观念。2.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重点·落实方案重点体温的意义及其调节。落实方案1.联系生活经验分析体温的意义及其调节。2.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难点·突破策略难点体温的调节。突破策略1.投影皮肤对寒冷或炎热的反应示意图,结合生活实际,使调节过程直观化。2.体温恒定的调节抓住产热等于散热的这个主干,再分析产热与散热的生理活动,以及

2、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过程。从中体现出体温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由神经和体液共同参与完成。●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皮肤对寒冷、炎热的反应示意图,相关讨论提纲。●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列出预习提纲,布置预习作业,测量自己及家人在不同时间的体温。完成如下表格。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成员年龄6∶009∶0012∶0015∶0018∶0021∶00平均温度父母自己2.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根据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在教师的诱导下,分析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掌握善于思考的方法。●教学建议1.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体温测量开始,引导学生思考讨

3、论,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提纲的形式出现,由学生阅读、讨论后解答,最后教师总结,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课]1.我们冬天出汗多,还是夏天出汗多?2.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什么会打寒颤,皮肤出现“鸡皮疙瘩”?3.带婴幼儿看病时,为什么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后,再给他们量体温呢?由常见的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达成]教师:投影,提出问题某人用三种常用测体温的方法,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到底哪个是他的体温?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36.8℃37.2℃37.6℃学生:

4、人的体温是身体内部的温度。上述三种方法测出的都是体表温度。教师总结: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内部的温度,但测量不方便,因此大多采用腋下和口腔测量。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投影部分同学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和讨论。投影讨论提纲: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如何使比较的结果更直观?2.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3.选择同一个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分析、讨论并绘制人体体温昼夜变动的曲线,得出结论: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不超过一度。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测量。婴幼儿哭闹会使体温升高,因此

5、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后,再测量体温。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3.同一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体温有差异,女性较高。教师:通过分析看出体温并不是维持一个恒定的数值而是在一个范围内变动。一般地说,口腔温度在37.2℃±0.5℃,腋窝温度在36.7℃±0.7℃,直肠温度在37.4℃±0.5℃范围内变动。(设疑,投影问题)1.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什么?2.体温是怎样影响新陈代谢的呢?学生阅读、思考、讨论:1.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2.相对恒定的体温,可以保证酶的活性,进而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教师总结: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活性,温度与酶的活

6、性的关系,可以用曲线表示(投影右图)应该注意低温时曲线不能达到酶活性的零点,而高温时曲线可以达到零点。于是可以说体温过高会致人死亡而体温过低则不一定。教师投影:1.体温是哪来的?2.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3.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什么?4.散热的途径有哪些?学生分析、讨论:1.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2.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3.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4.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教师: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等于散热。投影讨论提纲:1.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的主要中枢是什么?3.调节的过程是怎样的?学

7、生阅读、讨论、得出结论:1.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2.调节体温的主要神经中枢在下丘脑。3.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同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皮肤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