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基于产权交易中心的退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基于产权交易中心的退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53840

大小:161.62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7-08-04

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基于产权交易中心的退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基于产权交易中心的退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基于产权交易中心的退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基于产权交易中心的退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基于产权交易中心的退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基于产权交易中心的退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金融学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探讨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各项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私募股权投资对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退出方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借助产权市场在股权交易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产权交易市场集中了大量的交易信息、交易主体和交易服务,能有效降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成本和交易费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以更加广泛及时地发现值得投资的受资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拓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空间。同时产权市场紧密联系私募股权投资,在可供交易的国

2、有资产日益减少的情况下,PE的加入为项目企业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本研究将通过实地走访宁波市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宁波市金融办等单位,以宁波市私募股权投资企业为对象,在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对接国内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的基础上,揭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对接产权交易市场的模式,探讨民间资本逐渐成为宁波市产权交易中心的重要交易对象,研究私募股权基金对接宁波市产权交易中心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私募股权投资在宁波市产权交易中心退出机制及对策,以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顺利对接宁波市产权交易中心。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专家学者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研究从国外研究现状看,国外对私募股权投

3、资基金退出的研究,主要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重要性、退出的时机和退出的方式三方面的研究。由于产权市场是中国板式的制度创新,因此,国外对于私募股权对接产权市场的研究几乎为零。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方面,Lerner和Gompers在2002年的研究中指出,成功的退出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确保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时机方面,Elizur和Gavious(2002)运用动态博弈理论,探讨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创业企业之间的最优合约,指出对基金而言,最佳策略是在特定的时点退出,以留给

4、其他投资人投资。同时,他们从理论上得出了退出的最优时点。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方面,Kaplan等(2004)收集了1998-2001年23个国家的70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145项投资发现了各国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国金融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2)国内专家学者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研究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对私募股权投资退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专门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接产权交易市场的研究较为少见。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接产权市场方面,曹和平(2009)认为PE的发展

5、除了借用好股票市场外,特别需要产权市场来做支撑,产权市场将是PE产生和发展的基床。通过产权市场,PE既可以广泛及时地发现值得投资的受资企业,当PE或者受资企业需要多次融资或分次退出时,经由产权市场来操作会比其他渠道更加经济高效的退出。周茂清(2009)认为制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良好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没有完善的退出渠道,而产权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基础性市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体系的建立解决进入通道和退出通道两方面的问题。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产权交易市场退出方式方面,吴晓灵(2010)提出PE通过产

6、权交易市场退出,虽然获得的盈利无法与IPO相比,但投资周期将更灵活,资本安全方面也有很大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投资成功率。产权市场可以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打造一个最公开、最高效、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平台。(3)总结国内外学者都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及退出时机,从不同角度以及研究方法对影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虽然国内外学者都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但对产权交易市场的市场定位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转让的方式问题的研究较少,还有待于研究。3.参考文献[1]李文瑞,闫永淑.私募股权投资退出障碍及其对策[J].新

7、财经,2011(2).[2]苏京春.优化私募股权基金的增值环节[J].中国金融,2011(1).[3]曹和平.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曹和平.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冀国强,邓志雄,赵令欢.私募股权投融资指引.[M].北京:经济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MelanieWong.PE退出新渠道——次级市场[J].投资与合作,2008(9).[7]寇宇,臧维.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的新模式—APO[J].经济论坛,2008(15).

8、[8]刘静静.美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金融,2008(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