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哈腰挂》教案2 人音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哈腰挂》教案2 人音版

ID:45388233

大小:44.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2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哈腰挂》教案2 人音版_第1页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哈腰挂》教案2 人音版_第2页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哈腰挂》教案2 人音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 欣赏《哈腰挂》教案2 人音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腰挂》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对黑龙江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歌曲。2、演唱《哈腰挂》这首民歌。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3、通过学习演唱《哈腰挂》,体验劳动号子的风格与特点。4、知道劳动歌曲的音乐特点,积极参与劳动歌曲的创编活动。5、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劳动号子。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先请4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师接着喊:“1、2”学生一起叫“加油”搬。请

2、同学说说感受。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2、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过渡语不知道怎么连?a、在集体活动中。b、一领众和。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二、介绍《哈腰挂》《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森林号子,属于搬运号子类。1956年著名号子歌手赵希孟根据林区号子改编成男声

3、合唱《森林号子联唱》,《哈腰挂》就是其中的一首。歌曲简便,气势雄浑,歌曲采用D宫调式。节拍采用两拍子与一拍子混合形式,其节拍规律是“强、弱、强”。曲调的基本结构是单乐句的多次反复变化,乐句的衔接不固定,也没有一定的句数,根据劳动的情况随时都可以结束。曲调起伏较小。三、学唱歌曲学生通过演唱“众和”部分,知道“一领众和”是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知道1/4拍的含义并能掌握变换拍子的节奏。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东北的劳动号子,请你听一听,我们在哪里一起用力比较合适?为什么?(在“嗨”那比较合适,节拍力度较强)2、师:我们一起和着音乐演唱一遍“嗨”的部分。师:哪个“嗨”的音比较长?(最后一个)

4、师:为什么最后一个“嗨”较长?(劳动结束了,长舒了一口气。)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嗨”?(11个)师:我来领唱指挥大家劳动,你们来齐唱“嗨”。(放伴奏)师:我们刚才采用的是一人领唱,众人附和齐唱的演唱形式,我们把这种演唱形式叫做“一领众和”,它是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出示歌词)3、师:这首歌曲叫《哈腰挂》,有的同学可能要问“哈腰挂”是什么意思?老师先不告诉你,等学完歌曲你就知道了。师:你们刚才唱的“嗨”都是几拍子的?(一拍)力度是强还是弱?(强)这种拍子很特殊,每小节只有一拍,而且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它是一拍子。下面我们再来听音乐,感受一下领唱部分是几拍子的?(二拍子)师:

5、我们这首歌曲出现了两种拍子,并且交替出现,我们把在乐曲中,各种拍子交替出现叫什么?(变换拍子)(出示歌谱)师:这首歌曲的节拍是2/4拍与1/4拍的变换拍子。它的节拍规律是强弱强。师:我们试着跟着音乐唱一遍歌词。(播放范唱)师:有几个地方同学们唱的不是很准确,我们一起来视唱歌谱。4、学唱歌曲,并通过视唱歌谱找出歌曲节奏和旋律的规律从而总结出歌曲的节奏特点。5、视唱歌谱,演唱时注意歌曲节拍的强弱规律。6、跟琴加上歌词完整演唱歌曲。7、出示第一小节节奏:2/4XXXXX︳)师:这个节奏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6次)歌曲的节奏特点:一个音乐节奏型在歌曲中反复出现。师:这六次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

6、相似稍有变化)8、知道了这首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特点,这首劳动号子还难吗?(不难)9、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演唱一遍歌曲。10、听音频,找出你和音频演唱不一样的地方。四、歌曲处理1、认识下滑音记号,并通过准确演唱下滑音理解歌曲加入下滑音的用意。师:“迈开脚步”这一句中“迈”字是怎么演唱的?(有点往下滑的感觉)这里歌曲采用了下滑音记号。(出示下滑音记号)在这首歌曲中这个下滑音记号表示这个音向下一个音滑去。这是一首东北的劳动号子,歌曲中采用了下滑音记号为歌曲增添了东北人民那种幽默风趣的色彩以及生活气息,也使劳动变得那么有趣。2、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五、介绍歌曲1、师

7、:歌曲唱了这么多遍,你们对歌词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一首东北地区的劳动号子。东北的黑龙江省有大片的林区,主要集中在伊春市地区,那里的林区树木粗壮,每棵树都有几百斤,砍伐以后每棵木头都需要8个人一起去搬运,在搬运过程中,木头两侧各站4人,左侧人迈左脚,右侧人迈右脚,形成相对的脚步,行进的同时一人领唱指挥劳动,众人附和随着歌曲的节奏齐步向前迈进。哈腰:指弯腰挂:指把挂钩挂在被抬的木头上。上跳板:木头都要被堆成堆,所以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