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D:45403558

大小:158.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2.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

2、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4.xx年11月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墓葬目前已出土文物一万多件。该材料A.为研究孔

3、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B.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D.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5.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应该填的是A.诗经B.楚辞C.唐诗D.宋词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

4、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7.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A.孟子、荀子B.董仲舒、主父偃C.朱熹、王守仁D.李贽、王夫之8.唐代女服空前繁荣,主要特征表现为风华美丽、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个性突出的穿着,崇尚阳刚、盛行胡风的时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期的绚丽和开放,出现内敛、拘谨而又不乏一种淡雅精致的风格。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权

5、利的失控B.程朱理学逐渐盛行C.商品经济的发展D.民主思想的出现9.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A.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C.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10.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李贽时说:“他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材料中的“环境”特指A.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B.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

6、萌芽C.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11.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12.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古代科技发展A.具有儒学化特征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C.为封建统治服务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13.汉字独特的象形、表

7、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有一定差别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汉字加强中华文化的内聚性14.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B.介绍研究西学C.宣传民主政治D.传播社会主义15.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

8、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16.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A.工商皆本B.师夷长技C.实业救国D.立宪改良17.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