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

ID:45404424

大小:52.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I)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史记》卷68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史记》卷87材料三《史记·商君列传》中的一段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

2、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材料四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材料五: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1)据材料一、二,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8分)(2)材料三涉及到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3分)(2)结合材料

3、四,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4分)(4)材料五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在以王安变法评价为例,简要说明理由。(10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

4、;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

5、问题。元代在官办手工业中实行工匠和户匠制度。明代承元制,工匠分为轮班工匠、住坐工匠和军匠。凡是住在京城里的工匠服役,以“住坐匠”制,每月到官府上班十天;而京城以外的工匠服役,则实行“轮班匠”制,一般以四年一班,到京城服役。在所有工匠中,班匠约有23万,约占工匠总数的80%。但是不论轮班匠还是住坐匠,因不堪官府奴役,纷纷用怠工、避班、隐冒和逃亡等方式进行反抗。成化二十一年(1485),工部准奏,轮班匠不愿当班者,听其出银代役。南匠每月出银九钱,北匠六钱。嘉靖四十一年(1562),政府又下令,班匠“不许私自赴部投当

6、”,一律以银代役,每名每月纳银钱四钱五分,成“班匠银”,但匠籍仍存。———摘编朱绍厚《中国俸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班匠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班匠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

7、他们通婚视作荣耀。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

8、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8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7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唐初,府兵例从受田民户中选拔,自备资粮,免除租调力役,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戍边征防,“若四方有事,则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高宗、武后之后,均田制日趋破坏,边境战事频繁,府兵负担愈益苛重,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