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概论专题课件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概论专题课件

ID:45406010

大小:637.50 KB

页数:119页

时间:2019-11-12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概论专题课件_第1页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概论专题课件_第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概论专题课件_第3页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概论专题课件_第4页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概论专题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概论专题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42:古诗鉴赏概论高考专题辅导专题四十二:古诗鉴赏概论第五模块:古诗鉴赏(一)全国卷2009年全国卷考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词。鉴赏评价E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解读(二)课标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2、。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所以,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方宅”“草屋”)。事物形象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如于谦的《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2)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还包括

3、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上的艺术效果。(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方法。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生

4、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其局限性。(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包括对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以及诗歌局限性的评价,还包括一些富有一贯性的意象和情感倾向的评价。对作品涉及的背景现实和作者的经历、主张、志向等要有所了解,对各类古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形成属性认识,对一些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典故传说也要有所了解。随着古诗鉴赏越来越受人们关爱,拟题人在选材和命题方式上也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就连答案有的省份也尝试不作硬性规定,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就行;设题时往往比较偏爱那些能调动学生潜能、体现学生个性、注重主观发挥的题目。改革力度加大,推陈

5、出新加快,百花齐放,各呈异彩的春天就要来临。纵观近几年高考对古诗词的考查,可以发现下面的命题特点:(一)古诗词文本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的文学样式和顶峰时代不再严格挂钩,回归文本,回归文学。但是,相比较而言,取材于唐宋诗词的较多一些,元清次之。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选材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名家的非名诗和非名家的好诗逐渐成为命题人员热衷的选点,2006年的湖南卷甚至将《红楼梦》中的诗也选来进行赏析命题,可谓是别具匠心了。(二)命题的诗、词、曲的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所

6、反映的社会领域也空前的宽广。(三)所命试题,选用的作品多为抒情和哲理特点较为突出的佳作,篇幅一般不长,所选古体诗的篇幅大约也只与律诗的字数相当。(四)主观题仍然是命题形式的主流,只有2005年和2006年的北京卷,2006年的上海卷兼而采用了客观题,其余均为主观试题的形式,并且试题也已经由简答题发展到了简析题上,甚至出现了简述题。题量一般在1~3题。命题回顾(五)对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的考查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命题重点,对“形象”相对较少,“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比较均衡。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

7、集中在“诗眼”和“虚词”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常见技巧上。总之,诗词鉴赏的高考命题,不管是全国卷,还是课标卷,都紧扣“浅易”的考纲要求,注重结合具体诗文的理解,不在名词术语上为难考生。文字浅近而不艰深,即使是咏史诗也避开了用典较多或者较冷僻的作品。(一)2009年的高考命题仍会以主观题为主,但有时也会有像2006年北京卷和上海卷一样,出现求异反弹,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主观题中既有填空题,也有简答题,不拘一格,多样并存。(二)选材多为篇幅短小的古代诗歌,名家非名篇与非名家佳作将会并重。从时代看,唐诗、宋词和元曲是首选;从内容看,山水田园诗和

8、送别诗、边塞诗占主流;从数量看,一首诗、词仍然唱主角,但两首诗或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